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68 条
-
在日本女性文学教学中导入家族意识的重要性——以《华冈青洲之妻》为例
-
作者:
杨珍珍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冈青洲之妻》
女性意识
家族意识
有吉佐和子
-
描述:
在讲授表现女性主义的女性作家作品时,单纯强调与男权社会的激烈对抗尚嫌不足。以有吉的《华冈青洲之妻》为范例,让学生认识到以下三点:一,在描写传统家族意识的熏陶下成长的女性反抗传统家族意识时,从对家族意识的认可到反抗切入更为真实;二,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目的是确立女性自主意识,而非单纯描写男女两性的对抗;三,鉴赏作品时应关注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
中国现当代女性意识的发展
-
作者:
刘莉
来源:
中文信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人的发现及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女性意识的作家作品的不断引介,使得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觉醒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外的影响下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通过不同时期女性意识的展露研究女性文学在中国发展历程。
-
萧红与张爱玲女性主题小说的比较与分析
-
作者:
姜良琴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萧红
-
描述:
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位天才女作家,萧红与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尽管不尽相同,但她们坚持个性化的写作,以自身独特的女性视角叙写女性主题小说,关照整个女性世界,彰显出鲜明的女性意识,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书写了璀璨篇章。本文从这两位作家的身世背景出发,对其女性主题小说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提供新的方向。
-
一瞬烟火:浅论梅娘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杨洁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生存状态
梅娘
-
描述:
梅娘是东北和华北沦陷区文坛一位享有盛名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深切关注女性命运,思考女性前途,探索女性出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用一双女性的眼,一颗女性的心,一支女性的笔,传达出一种深厚的女性意识。梅娘的文学创作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与价值。
-
女性哥特视野下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中的女主人公——以简·爱和麦琪·塔里夫为例
-
作者:
王佳
王晓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哥特
女性意识
反抗父权制
-
描述: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迅速发展,夏洛特·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简·爱》和《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典型的女性哥特小说。小说主人公简·爱和麦琪·塔里夫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她们打破常规勇敢自由地追求理想的生活,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渴望成为的新女性典范。在女性哥特这一视角下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了解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作家及广大女性对父权制社会的抗争以及女性作家在反抗过程中的矛盾意识。
-
张洁小说女性意识浅谈
-
作者:
褚旭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洁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张洁作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开创者,她的作品大多数是研究女性的生存体验以及倡导女性人格独立。张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力,优美的文笔构造出一幅幅女性为理想抗争的图画,抨击了女性在这个社会上遭受的一切不平等的待遇。
-
张爱玲与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对比
-
作者:
金宁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
描述:
简·奥斯丁与张爱玲两位女性作家在世界女性文学中都具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然两位女性作家处于不同的国家与不同的年代,但是她们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则以简·奥斯丁与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为依据,对两位女性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做出了对比。
-
明清女性戏曲创作中“拟男”手法的原因探析
-
作者:
郝昭军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拟男”
女性意识
明清戏曲
-
描述:
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及提倡个性解放思潮的兴起,女性文学创作掀起高潮。女性戏曲创作独具特色,她们特别钟爱“拟男”艺术手法,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具有丰富的内外因。首先,封建文化对女性的压制;其次,李贽、徐渭及汤显祖等人的思想解放思潮和文学创作影响;再次,袁枚和陈文述等文人的推崇。
-
简·奥斯丁与张爱玲两位作家的女性意识对比分析
-
作者:
孟娜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文化
女性意识
社会背景
-
描述:
张爱玲和简·奥斯丁这两位作家是中西方女性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她们都在各自的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分析了两位作家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下所体现的女性意识。旨在让人们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观中外审视女性的社会价值和地位。
-
灵的飞扬与肉的堕落——《莎菲女士的日记》与《上海宝贝》比较分析
-
作者:
梁维东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宝贝》
女性意识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身体
-
描述: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与卫慧的《上海宝贝》分别属于两个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文学作品,两篇小说有情节设置、人物性格等方面的相似性,也有许多女性心理和写作策略上的相异之处,《莎菲女士的日记》打破了男性为中心的神话,张扬了女性主体意识。相比之下《上海宝贝》只写出了女性的堕落和借此对女性身体的窥视,《上海宝贝》的女性故事只是一场闹剧,而莎菲的故事却带有悲剧色彩。
<
1
2
3
...
9
10
11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