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关于徐静蕾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周淑雅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徐静蕾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导演及其作品在电影工业中扮演着十分独特的角色,"影坛上,女性风格的出现则成为一次历史性的进步与开端,成为‘不可见的女性’艰难浮现中的一半。"本文通过阐述女性导演徐静蕾的六部作品,分析作者刻画出的女性形象对家庭、事业、爱情的不同诠释,得出与传统伦理道德有所不同的女性形象。
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特征分析
作者: 常笑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身份   女性意识   铁凝   形象特征  
描述: 铁凝的小说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或纯真善良或宽容大度,或放纵自我或寻求改变。这些女性形象中的大部分都逃脱不了被男权世界欺凌的命运。同时,铁凝不同时期的作品都具有"不断深化的女性意识"这同一主题。
樋口一叶笔下女性形象的嬗变
作者: 石玉芳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经历   女性意识   嬗变   女性形象  
描述: 樋口一叶是擅长刻画女性形象的作家。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樋口一叶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在作家不同的创作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与作家生活经历的变化及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的。
《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 任桂婷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宗教《荆棘鸟》   爱情  
描述: 1977年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问世。通过这部小说,考琳·麦卡洛对当时的男性社会和宗教表达了强烈的反抗情绪,好比荆棘鸟为了能够得到世间的美好,不惜将荆棘刺入胸口,用生命的代价来换取。本文主要对克利里家族的三代女性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进行解读,通过对小说塑造形象的剖析,反映了在男性社会获取爱情自由和女性尊重的艰辛。
19世纪英国小说中男女作家笔下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作者: 张娟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通过对比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不难看出在男权社会的环境之下,女性文学发展的轨迹,女性由单一的“天使”或“魔鬼”形象逐渐地变得丰富生动,渐渐地有了女性自身的诉求。文章列举了19世纪颇有影响力的几位男女作家,通过分析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旨在向读者展现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必然趋势。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仕萌   来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女性意识   《安娜·卡列尼娜》   女性形象  
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他所创作的所有女性人物中人物性格最饱满,最优雅高贵的人物之一,直至今日,仍然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本文将结合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分析女主人公安娜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来探讨女性意识对安娜这一人物形象的渗透。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以《来来往往》为例
作者: 王超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来来往往》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为例,分析了作品中段莉娜和林珠两个女性形象,对作为传统女性的段莉娜和作为时代新女性的林珠之间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池莉的小说体现了其鲜明的女性意识:其一,还原当代妇女的本真形象,背离男性审美理想;其次,这部作品中体现出了作者的“男性关怀”意识。
浅析《红高粱家族》中戴凤莲的女性形象
作者: 乔蕾   来源: 赤子(上中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女性意识   戴凤莲   浪漫精神  
描述: 本文立足于戴凤莲的女性形象,试图从其女性形象的进步性进行分析,突出具有浪漫精神和反抗意识、有胆有识和智勇双全、民族精神的女性形象的进步性。探讨其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突显其形象的丰满鲜活性和"红高粱"般蓬勃的生命张力。
女性“现代梦”的觉醒和实现:中国当代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呈现与变迁
作者: 吴全燕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银幕形象   女性意识   中国梦   现代梦  
描述: 女性的"现代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聚焦于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形象衍变的回顾和梳理,总结出当代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已由被言说、被观看的"第二性"进入主动言说、主动展示自我形象的"第一性",女性形象已由传统步入现代,女性的"现代梦"正在实现等现象和规律,并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方法,对女性银幕形象的变迁做了全面的内外因分析,以期对当下与未来的电影创作提供参照。
男性“主体价值观念”演变中的女性形象——从五四到1990年代文学
作者: 孙淑奇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男性主体价值观   女性形象  
描述: 自1917年文学革命起,以西学东渐为背景开始的现代文学创作,随着男性主体价值观念的转变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叙事层面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各具象征含义和符号意义的女性形象。在现代文学30年创作历程中,女性形象几乎都受到作家主体尤其是男性作家主体“眼光的过滤”,承担着“启蒙与救国”主题叙事功能。自1949年起至1980年代中期,被意识形态化和主体愿景化的女性形象仍然扮演着宏大叙事的角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文主义精神困惑的1990年代到来,女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成为叙事的新焦点,就此,女性本体回归于叙事本文。
< 1 2 3 4 5 6 ... 143 144 1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