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450 条
-
女性意识的觉醒:论《无名的裘德》中苏的形象
-
作者:
刘苹苹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无名的裘德》
苏
-
描述: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以成功的塑造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而著称.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描述了苏--一位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女性要求自由平等的呼声.苏的意义在于,她不是一个完全获得个性解放的女性,而是一个有着较强女性意识并为其奋斗过的女性.
-
绝望苍凉的女性意识——解读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和白流苏
-
作者:
马慧珍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白流苏
女性意识
悲剧根源
-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擅长描写旧文化背景下女性绝望苍凉的不幸命运和殖民文化背景下女性尴尬失落的生存状态。本文即是通过对曹七巧和白流苏两位"悲剧"女性形象的描述,来解读张爱玲作品中所渗透的女性意识,进而分析造成她们自身悲剧的根源。
-
浅论张爱玲电影剧作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拜玉兰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电影剧作
-
描述:
张爱玲电影剧作仍以婚姻家庭为主要内容,其女性形象与小说中的相比,更多一些正面的与温情的底色,符合普通观众的审美期待;剧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大多为女性,不论其结局是悲还是喜,作者都在她们身上投注了鲜明而丰富的女性意识,这在当时的文坛也是难能可贵的。
-
从莫雷尔夫人看劳伦斯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唐湘莲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雷尔夫人
女性意识
劳伦斯
-
描述:
通过《儿子与情人》中的莫雷尔夫人这一女性形象展现了英国作家D·H·劳伦斯那独特的女性意识,既有传统与现代的糅合,也有反抗与妥协、虚幻性与不彻底性的融合,表现了他超前的女性主义意识。
-
赵树理笔下的女性生存状态
-
作者:
聂晓云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男权思想
斗争冲突
生存环境
-
描述:
赵树理一生中创作了很多形象生动的农民形象,其中的女性形象在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鲜独特的艺术风貌。通过仔细的研究对比,去探究赵树理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
-
试从中国女性电影的情感视角解读女性意识的嬗变
-
作者:
董玉芝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情感视角
-
描述:
中国女性电影塑造的女性形象,其实也是女性意识的体现。本文从女性的情感视角来看,她所表现的女性审美、女性的觉醒以及女性的困惑来解读女性意识的嬗变。
-
女性主义阅读一种
-
作者:
曾艳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老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老舍的小说中描绘着形形色色的女性,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去分析、提炼出三种女性形象:灵魂空壳者(温柔的贤良女性),男权意志执行者(专横跋扈的悍妇),欲望人性的标本(反叛不洁的欲女),并在此基础上去审视其女性意识。
-
"乾旦"传统、性别意识与台湾新编京剧
-
作者:
王安祈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编京剧
台湾
女性意识
-
描述:
台湾京剧创新之路至今已走过二十多年,从早期"剧本叙事结构、剧场设计、乐队"的创新开始,到最近五六年,新编剧作的新意明显地集中在"古代女性形象的重新探索与塑造"上.本文欲以国光剧团的《王有道休妻》、《三个人儿两盏灯》、《金锁记》、《青冢前的对话》等四部新编戏为讨论核心,对台湾京剧工作团队如何以女性为中心在古典传统与现代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作细致论析.
-
浅析《生死场》与《大地》中农村女性悲剧命运
-
作者:
刘丽丽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生死场》
《大地》
悲剧命运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萧红和赛珍珠都把笔触伸向中国最下层社会。在《生死场》和《大地》中她们关注最广大女性的生存状态,始终如一地以女性视角与女性生命体验为切入点,并从多方面展示中国广大女性的生存真相,从多方面深刻剖析了女性悲剧的根本。本文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几个典型的农村女性形象总结其悲剧命运的相同之处。
-
女性写作困惑探析
-
作者:
李玲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写作已成为一种话语机制,然而其内涵至今仍含混不清。我们有必要从作家性别、艺术风格和女性经验等方面对女性写作进行梳理,进一步探讨其本质所在:女性写作应以女性性别为前提,以女性独立的人格为基础,以鲜明的女性意识为旗帜,对几千年来的人类文化进行解构与重建,在一种新的女性观上重新改写女性形象、女性命运,展现女性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