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与“母性与革命性”相伴生——试析山东现代文学史上女性形象塑造的意识特点
作者: 刘香   来源: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性   女性意识   母性   女性形象  
描述: 通过对山东现代文学史上三个阶段女性形象的分析可知,山东现代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更多致力于表现她们身上的母性内涵和品质,以及与此相伴而生的普遍存在于她们内心深处的的革命意识。这是与其他区域作家们明显的不同之处。他们在以这种方式去塑造女性形象、关注女性命运时,却往往忽略了女性作为“女人”的本义和内涵。
郭沫若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与艺术表现力研究
作者: 刘子伟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力   女性意识   郭沫若  
描述: 郭沫若的诗歌、小说和历史剧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要描写了女性形象,且在不同时期,对女性形象的书写各不相同。文章从叛逆女性意识、女性崇拜意识、刚柔并济女性审美意识、感情主客观一体意识等方面具体分析郭沫若笔下的女性意识,通过对郭沫若笔下女性意识的认识感受到郭沫若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浅析简·奥斯丁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杰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女性意识   婚姻爱情观   奥斯丁  
描述: 奥斯丁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生动形象的女性人物,并通过她们表达了自己的女性意识、美满和谐的婚姻观和爱情观,揭示了18和19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本文将就以下三个方面,即女性的现实主义色彩、女性意识和婚姻爱情观,来分析奥斯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女性意识”的雄化、失落、淡化——当代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放   来源: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战争   女性形象  
描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涌现出大量描写战争中女性生活及女性意识的文学作品。对战争女性形象的描写,打破了传统的对女性世界的描写,开拓了女性创作的新空间,但也有雄化、失落、淡化等遗憾。 
人文关怀的倾注和女性意识的张扬——谈梅娘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周伟华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人文关怀   女性形象   梅娘  
描述: 梅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性意识鲜明的作家。她关注女性、同情女性,为女性的命运思考呐喊,寻求女性解放的道路。本文从梅娘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思考其创作中人文关怀的倾注与女性意识的张扬,以此洞悉梅娘小说的女性世界,探讨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从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的笔下体会女性意识
作者: 甄艳华   夏丽莹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英国   女性形象  
描述: 在西方的十九世纪前,男性作家一直主导着文学领域,由于当时的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她们受到的教育程度都亚于男性,所以在文学领域,女性长期处于空窗状态.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女性的文化素养被认为是一种“多余”,所以在大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描述了低下的女性形象,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女性文学的崛起意味着女性主义的发展,真正的女性文学起源于19世纪,众多的女性作家出现,摧毁了女性在文坛的空窗状态,用她们的笔控诉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等.在她们的笔下,女性改变了其一贯的温柔形象,表现
张爱玲笔下的“病”女形象研究
作者: 陈静   来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病”女形象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中描绘了很多患病的女性形象:从《花凋》《心经》中的青春少女,到《红玫瑰与白玫瑰》《年青的时候》中的青年少妇,再到《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囊括了从青年至老年变态性心理发展历程的形象。这些原本应是风华正茂、如花似玉的女子纷纷患病,或是生理疾病,或是心理疾病,然而归根结底都是心理疾病。这些疾病,与当时女性艰难的生存处境是不可分割的。女性没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再加上婚恋生活与家庭生活不幸,在精神上处于受压迫的状态。疾病,是女性在父权制社会和家庭压迫下的无奈消极的反抗。张爱玲对“病”女形象的刻画,既有着自己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爱情小说的异同之探析
作者: 王紫薇   来源: 东方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爱情观   婚恋   女性形象  
描述: 奥斯汀与张爱玲是近现代世界女性文学两个杰出的作家,她们在作品中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婚姻爱情观,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很多评论家声称,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就是中国版的《傲慢与偏见》, 两位女作家作品中的爱情婚姻观既有共同之处,也不乏不同点。本文从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作品人物形象入手来探析她们爱情小说的异同点。
女性视角下的《红字》海斯特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雷炎炎   来源: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霍桑   海斯特   红字  
描述: 本文主要根据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代表作《红字》进行海斯特人物形象分析。在美国文学史上,《红字》是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也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研究。作者通过一个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位美丽、坚强、敢于向黑暗势力抗争的女性形象,她的思想、观念均表达了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社会的渴望。
微弱的呐喊:从爱德娜和伊琳两位女性形象解读男权社会的强势
作者: 黄娟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觉醒》   《福尔赛世家》  
描述: <觉醒>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而<福尔赛世家>则是英国二十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约翰.高尔斯华绥的力作.这两部小说分别主要刻画了爱德娜和伊琳两位女性人物形象.尽管她们的出身,所处的时代以及最终的结局都有所不同,但是在努力反抗男权中心社会这一点上,她们是一致的.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两位女性由压抑到觉醒的过程,重点论述她们为反抗男权社会所作出的种种努力.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比较,本文旨在说明对于女性来说,即使时代不同,国度不同,只要是以父权,夫权制度为主的社会根基没有动摇,男权社会的
< 1 2 3 ... 28 29 30 ... 143 144 1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