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90年代以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张惠莲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国女性成长小说   比较   成长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成长小说  
描述: 女性成长小说作为20世纪90年代韩中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由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文学思潮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两国女性成长小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细读之下,90年代以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在女性性别处境、叙事旨归、话语策略及美学贡献等方面都具有相同之处。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为分析对象,采用比较文学理论的平行研究作为研究方法,试图比较分析90年代以来韩中两国女性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品,领会作者的成长意识与成长体验,及其对作品叙事结构产生的影响;努力探究两国作品的相同与差异,并进一步研究90年代以
199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电影导演影像创作研究
作者: 刘晓娟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叙事主题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台湾电影  
描述: 台湾女性电影导演在电影工业中扮演着十分独特的角色。她们的影像创作虽然力量有限,但由于其不同于男性导演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经验,使得她们的影像作品往往带有别样的视角和表达方式。特别是自1990年代以来,台湾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女性导演,开始进入真正的女性影像创作阶段。 本文将1990年代以来台湾主要有代表性的女性导演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主要是因为她们不仅代表着不同的年龄层次、有着各异的创作风格,更重要的是,她们在创作中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女性议题,以女性为主角,以丰富多样的主题来表现女性的生命体验和
21世纪新生代电影女性导演创作研究
作者: 张玉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叙事策略   创作特征   女性意识   新生代  
描述: 21世纪是一个女性备受关注的“她世纪”,随着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的社会地位、生命价值、政治权利、情感生活越来越成为社会大众所研究探讨的话题。女性身份地位的改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电影文化传播领域。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营造诗意氛围、塑造人物性格的同时,还以充满艺术感染力的个性话语传递着时代的观念和意识。近几年来,无论是国际影坛还是中国影坛,都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那就是以描写女性生存状态为表现主题并带有鲜明独特的女性意识的女性电影蓬勃兴起。一些女性形象在女性电影中所反
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浅析
作者: 任珊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类意识   生存困境   两性关系   女性意识   女性身份  
描述: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是当今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丰富的创作、深邃的思想以及大胆的文体实验使她成为英国文坛的“常青树”。莱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女性文学中“屋子里的天使”的形象,实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真正做到了书写女性主体身份。本文以莱辛的《金色笔记》、《另外的那个女人》、《好人恐怖分子》、《天黑前的夏天》等几部小说作为主要文本,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家庭内部”和“家庭外部”两个视角,探析了莱辛的女性意识。本文的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莱辛笔下的女性的成长过
虹影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蔡萍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意识   女性意识   虹影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虹影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女性主义文学依附男性、被男权掌控的狭隘性。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发展总是维系在自身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和历史背景的进程里,并逐渐表现出女性的意识觉醒和自我发展,同时也在试图颠覆男权、颠覆传统正史。本文试图从《饥饿的女儿》、《上海之死》、《上海王》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论述虹影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论铁凝小说审美品格的演变
作者: 李国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审美品格   演变   铁凝小说   人性认知  
描述: 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坛一道独特、持久而亮丽的风景线。她不随波逐流,以自己的方式不断探索,在不同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涵、叙事风貌和美学品格。首先,铁凝早期创作侧重于赞美人性的淳朴,呈现出清新灵动的叙事特点。她塑造了一群以香雪、安然为代表的纯真柔美的少女形象,将饱满的诗情倾注于笔下所描写的小山村及纯真烂漫、对美好生活有无限憧憬的主人公,营造出一种清新、优美、纯净、淡雅的艺术境界。这种清新灵动风格形成的原因,既有孙犁及其荷花淀派对她的文学启蒙和影响,使她汲取了深厚的中国古典美学的丰富营养;也有自由氛围浓厚的艺术
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
作者: 华昊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再现   社会转型   电视剧   权力结构  
描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恰好是中国电视剧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政治经济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思想意识的革新,强有力地影响着电视剧的生产。电视剧不仅折射了社会的集体意识和主流价值,也构成了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之一。考察社会转型与电视剧之间的关系因而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电视剧常以性别叙事来呈现特定的社会议题,故而在某种程度上,对性别意识的阐述和对社会转型的阐述是同源的。本论文力图把中国社会转型作为解析电视剧中女性意识嬗变的独特密码。本论文借助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结合当代丰富而复杂的电视剧
香雪到笨花的飞跃:从转型看铁凝的小说创作
作者: 张月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女性意识   铁凝   小说   转型  
描述: 铁凝是一个不断探索、勇于尝试的作家。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她的小说在人物、思想、内容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地变化。本文以铁凝创作转型为切入点,试图对铁凝的小说创作进行全面的梳理,通过女性形象、女性意识、男性形象及两性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分析与总结,进一步探讨铁凝小说创作转型的深层原因。论文共分为三章。其中第一章主要是对铁凝不同阶段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阶段性变化,进一步分析女性意识逐渐深化的过程。第二章从梳理铁凝小说创作中的男性形象出发,通过男性形象在小说中的变化,探讨男
藏传佛教文学叙事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罗丽娜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根源   藏族文学   佛教   女性意识   思想渊源  
描述: “女性意识”是一个晚起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之后,被广泛应用与很多不同的领域,但在宗教文学领域的女性意识研究却实属太多,特别是在我国,此方面的研究结果非常少,只有零星的关于藏传佛教女性形象的描述和分析,对于藏传佛教女性意识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 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藏传佛教文学叙事中的女性意识进行研究。论述了母性意识、自由平等意识、男尊女卑意识。母性意识折射出的生育观和审美观,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统治的直接反映;自由平等意识是部分女性处于男权社会之下,接受佛教文化后激发的女性意识;男尊女卑
男权话语下的女性意识:茅盾《蚀》三部曲新论
作者: 余铮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茅盾小说   茅盾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蚀》三部曲是茅盾作为小说家的处女作。这部长篇奠定了茅盾作为小说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作为男性作家,他创造的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蕴涵了男性作家丰富的文化心理。茅盾小说创作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来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茅盾接受社会各种思想和文学理论,茅盾之成为茅盾,渊源于他深厚的文化积累、丰富的社会经历和广纳博取的开阔的知识面。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下,在深受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下,茅盾广纳博取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性的文学观。随着“五四”时代的到来,先驱者们纷纷高举起了反抗封建礼教和一切旧传统、旧道德,主张
< 1 2 3 ... 111 112 113 ... 143 144 1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