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承担苦难与救赎的女性形分析——以《外省书》为例
作者: 吕一姣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炜小说   《外省书》   女性形象  
描述: 《外省书》是张炜潜心六年写出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我们能看到作者对时代发展给人们所带来的焦虑的深刻反思。书中讲述了十个人的故事,而每个人的故事起始地却均不在各自的故乡,而外省却成了他们精神的故土。《外省书》中的女性更多的是男性苦难的二次受害者,并在纷乱杂芜的世界中承担着救赎的职责。
从《京华烟云》看林语堂的男权思想
作者: 任蕊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语堂   男权思想   女性形象  
描述: 林语堂小说中有形形色色的女人,她们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特点。林语堂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中,一方面表现出女性的完美与高洁,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女性蜷缩在大家庭的生存环境中的无条件无底线顺从。虽然这些女性的形象各个瑰丽迷人,但却是以男性为中心来塑造符合男性标准的理想女性,显示出作者独特的传统的男权意识。
从女性视角解读《纽约提喻法》
作者: 王淑芳   王琪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类型化   解读   《纽约提喻法》   女性形象  
描述: 《纽约提喻法》消解了现实与电影的界限,以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尤其是女性的荒诞无奈的生存状态。昏睡于传统社会关系中的女性无望地充当着被动、从属的"第二性";反抗中的女性前途无望,抛弃了旧有的身份却无法找到合适的新标签;强悍的男性化女性虽事业有成,但摧毁了生活的幸福和孩子的明天。女性主义的承诺在影片中遭到无情地反驳。
试析消费社会中女性自身形象认同的困境
作者: 宋欣童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认同   消费社会   消费符号   女性形象  
描述: 消费与认同关系密切,女性的外在形象问题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日益凸显,女性主体对自身形象产生危机感,自我认同陷入现代性、消费社会及大众传媒复杂交织而成的困境之中。本文试从消费社会和自我认同理论出发,对现代女性主体的自我形象认同处境进行梳理与分析。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之自身原因探析
作者: 张莹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40年代的张爱玲,凭借她个性化的感悟和独到的笔调,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悲惋苍凉的故事,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在张爱玲的笔下,几乎所有的女性都不得不生活在低矮、难堪、没有尊严的悲剧世界中.张爱玲笔下女性的这种悲剧命运的形成除了封建文化对其的制约等客观原因之外,与女性自身的情感本能,自身的虚荣心、享乐心,自身的扭曲的婚姻观念等也有很大关系.
“守城”与“出城”的两难:宋太太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苏虹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难选择   宋太太   女性形象   《蜗居》  
描述: 六六的小说《蜗居》是一个关注社会热点的现实题材小说、家庭伦理小说,但也是具有象征意蕴的展示女性心灵困境的女性文学。本文用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作品中宋太太这一形象,探讨宋太太心中"守城"与"出城"的两难选择。
浅析《圣经》中的刚性女子米利暗
作者: 李闪闪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圣经》   米利暗   女性形象  
描述: 从《圣经》主题上看,女性在社会中是男性的"骨中骨,肉中肉",男尊女卑,但摩西的姐姐米利暗却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刚烈女英雄,本文将从多方面剖析这位巾帼英雄。
浅析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背后的根源
作者: 杨一晗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成长经历   影响因素   社会背景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被称为旷世才女。她笔下的人物很多,以女性居多。这些女性的形象及经历的故事都出奇的相似。这背后隐藏了更深层的因素。有社会的背景,也有张爱玲她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或许这些深层的因素才是这些女性的共同点。
浅析丁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作者: 刘梦桥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联”时期   丁玲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上世纪我国著名的女作家,丁玲始终未停止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她不仅在其文章中为我们塑造了一批鲜明的女性形象,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思想和生存情况,而且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女性解放的道路,表现女性为了争取解放而同一切阻碍解放势力的斗争。从丁玲不同的创作时期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女性走过了一条从痛苦彷徨到寻找新的出路,再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成长道路。本文对丁玲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左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创作时期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丁玲各个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从整体上把
浅析我国当下女性广告的发展与实践
作者: 朱玲娜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女性消费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在庞大的广告海洋中,女性广告是其中重要一员,就大部分的广告而言,都有女性角色的参与。当下,因为女性社会地位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各路商家对女性广告也在不断拓展和创新,对女性广告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也是越来越丰富。本文就我国女性广告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一些笔者的个人观点。
< 1 2 3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