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68 条
-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陈谊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西
伊丽莎白
凯瑟琳
女性作家
柯林斯
英国乡绅
简·奥斯汀
女性形象
诙谐幽默
婚姻观
-
描述:
前言简·奥斯汀(Jane Austen)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描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该书一经问世,就深受读者的喜爱,成
-
现代女性的自我镜像:潘玉良自画像观后感
-
作者:
吴敏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镜像
自叙传
自画像
女性艺术
艺术创作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自我影像
-
描述:
观察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化,无论如何也绕不过性别文化的视角。当女性有机会走出深宅大院闺门绣房,接受新式教育,接触现实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观看世界,用自己的心胸体悟生命,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艺术才华得以显现,女性走出被书写、被描绘、被拍摄的"客体"位置,这时候,现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就开始了建构,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化就浮出了历史地表,人类文化也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
-
女性语言文学的治疗作用:以《黄色糊墙纸》为例
-
作者:
袁芳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主人公
诊断
女性语言
糊墙纸
语言文学
女性形象
黄色
女性主义
短篇小说
-
描述:
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的短篇小说《黄色糊墙纸》一直都是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对于小说中墙纸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大多文学批评都集中在探讨其中所表达的女性生存困境,推而将墙纸解读为象征女主人公的意识、潜意识或是使
-
镜子与缪斯:女性艺术家与超现实主义
-
作者:
马晓琳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镜子
自画像
运动
缪斯
达利
超现实主义者
作品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运动。进入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女性艺术家是一个多样而独特的群体。超现实主义女性艺术家是20世纪先锋运动的第一批女性拥护者。二战之后,这些女性艺术家将超现实主义引领至新的方向。女性艺术家在欧洲先锋艺术中,特别是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作用,仍然是现代艺术史讨论的主题。然而,1929年以后进入超现实主义圈子的大
-
看与被看:从女性自我画像看中国的女性艺术
-
作者:
邵亦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主义研究
西方艺术史
男女平等
中央美术学院
新时代
自画像
女性自我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2010年12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的"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以时代为轨迹展出了20世纪以来中国女性艺术的概况,本文姑且以同样的线索,从观看者的角度,粗略地看一看这些图像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
试析视觉文化中如何抵制女性的“被看”
-
作者:
夏旭光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文化
男权社会
社会性别意识
女性观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体意识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男性
性别平等
-
描述:
在男权社会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女性被看、女性按照男性的标准来自觉地塑造自己、女性被边缘化、刻板化等等都不是最可怕的,最令人恐惧和无奈的是当"男尊女卑"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时,女性认同并参与到男权社会的建设之中,对自身无社会地
-
陕西东路皮影戏的审美价值
-
作者:
马雅琴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皮影戏
观众
碗碗腔
陕西
民风民俗
审美价值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白鹿原
-
描述:
陕西东路特指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今渭南市辖区)。陕西东路皮影戏指渭南市的大荔(同州、朝邑)、华县、华阴、合阳、富平、澄等一带的皮影。东路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目前,华阴老腔已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
粤教版和人民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
作者:
吴又存
丁新松
李春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插图
社会性别
性别偏见
女性角色
思想品德
上册
女性形象
男性
名言警句
教材编写
-
描述:
所谓社会性别,是相对于生理性别(人与生俱来的性特征)而言的。按照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的说法,社会性别是指以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本文以社会性别的特殊视角,探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广东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教材(以下分别简称粤教版教材、人民版教材)中的
-
追求性别和谐:《中国妇女报》的舆论导向
-
作者:
马藜
石潇纯
来源:
编辑之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潜规则
男权文化
中国妇女
妇女回家
舆论导向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和谐
男性
-
描述:
在2011年的妇女节和"两会"前后,关于被媒体放大的性别意识,有着不小的争论:比如对潜规则的问题争论,对"让妇女回家"的问题争论,对"女孩的贞操"问题的争论等,这些问题的提出自然引人深思,但同时
-
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傲慢与偏见》中的聚焦
-
作者:
杨文澜
蒋景阳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叙述者
自由间接引语
男权社会
零聚焦
人物话语
聚焦者
奥斯汀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引言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灵活幽默的语言和尖锐的反讽揭露了她所处的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事实。《傲慢与偏见》是她最受欢迎的作品,讲述了一个绅士的女儿伊丽莎白追寻幸福婚姻的过程。这部以轻松幽默著称的小说体现了奥斯汀精湛的语言技巧,吸引了学者们从文体和叙事两个角度探讨其女性主义思想。吴卫华通过分析《傲》的全知视角
<
1
2
3
...
69
70
71
...
85
86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