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36 条
-
比亚兹莱的审美颠覆
-
作者:
吴瑕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斐尔
古罗马
古希腊时期
描绘
审美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比亚兹莱作品中艺术形象的颠覆 1.女性形象的颠覆 在过去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不论是古希腊时期的静穆典雅、古罗马时期的傲慢高贵、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所描绘的优雅纯真、鲁本斯所描绘的强健与肉感,还是
-
田小娥的悲剧命运及其文化反思:重读陈忠实的《白鹿原》
-
作者:
陈劲松
来源:
延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娃
封建传统文化
陈忠实
象征意蕴
鹿子霖
悲剧命运
白鹿原
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
性压抑
-
描述:
田小娥是长篇小说《白鹿原》中被塑造得动人心魄的女性形象。与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曾经塑造过的许多类似的女性形象相比,田小娥是一个颇具有象征意蕴、有着独到文学高度和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在作家的笔下,她单纯而又
-
电视传播要担负性别平等的社会责任
-
作者:
潘宇华
周晓瑾
来源:
南方电视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女性价值
新闻传播学
电视传播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性别平等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近年来,大众传媒存在对女性形象的定型化虚拟塑造和对女性价值权利的漠视及性别观念导向错误的“性别歧视”现象,引起社会学和新闻传播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传媒所传播的以男权为中心的价值观,内化成为了女性的“集体无意识”,女性形象也随之被物化成为被消费的对象——商品,由此成为某些媒体炒作的噱头。
-
丑化与颠覆:变态女性假面具下的真容:芙蓉姐姐与小沈阳现象的文化解读
-
作者:
李进超
来源:
社会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态
“朋友”
面具
文化解读
丑化
女性形象
小沈阳
文化现象
-
描述:
芙蓉姐姐和小沈阳自出道以来均获得了超高的人气,两人都擅长以非常态的女性形象出场.芙蓉姐姐是个自恋到自大狂的女性形象,而小沈阳则是男扮女装、扭扭捏捍的女性形象,可以说都是变态的女性形象.值得深思的是,她们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她们之前"木子美"、"流氓燕"等就开了先河,之后"凤姐"、 "贤淑哥",直至当下正红的"超男""伪娘"刘著等,仍在不断掀起浪潮,且似乎没有终止的迹象.而最近几年经常出现在春晚小品中、由林永健男扮女装的满嘴唾沫称人"朋友"、感觉良好的雷人老太形象,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那么,如何理解这种狂
-
自我的解构与重构:辛迪·舍尔曼的视觉哲学
-
作者:
赵功博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现代心理学
重构
视觉哲学
大众传播媒介
个人心理
女性形象
个体意义
-
描述:
100年前,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声称"自我是个人心理宇宙的中心",表明对自我的研究业已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中心议题.美国艺术家辛迪·舍尔曼通过扮演大众传播媒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所指的"自我"不仅是个体意义上的,而且还包括集体意义上的.也就是说她不仅是研究个人的自我,而且还是女性们自己感受到的与他人互动后产生的自我认识,这种自我认识理所当然地会受到很多文化、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其意图更多的是在探讨有关女性自我的根本问题.
-
唐代绘画作品中女性服饰的"开放性"及其渊源
-
作者:
黎冰颖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开放
女性服饰
唐代
渊源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审美内涵
-
描述:
当绘画的历史图卷翻开在唐代这一章节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地大物博、雄强大气的画面.与此同时,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也表现出一种雍容华贵、心宽体胖的艺术形象,绘厕作品中的女性服饰也显示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和与众不同的审美内涵.
-
焦秉贞仕女画"中体西用"的绘画特点
-
作者:
张国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中体西用”
西方文化
焦秉贞
绘画特点
西方传教士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中国的仕女画历史悠久,早期女性形象以高大修长为美,到了明清,呈现出修颈、削肩、柳腰、细目等体态婀娜的"病态美".明末清初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使中国人开始了解西方文化,利玛窦所带来的"圣母像"所承载的西方文化、绘画技法和观念也开始受到中国画家的关注和接受.
-
谈《诗经》中的女性美
-
作者:
任恒
来源:
教书育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功利性
女性美
诗歌
女子
西周初年
诗经
历史画卷
硕人
女性形象
审美标准
-
描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为我们展示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近五百年的历史画卷。翻开古老的《诗经》,拨开历史的尘埃和后世学者繁琐的注释,可以看到《诗经》中所塑造的丰富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对女性的赞美。
-
《如意郎君》中的女性书写与文化政治
-
作者:
王鸿博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政治
女性世界
印度文化
穆斯林
社会地位
生存状况
文化消费
女性形象
男性
权力结构
-
描述:
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印度英语小说家中,作为领军人物的维克拉姆·赛特(Vikram Seth)长于塑造女性形象。他擅长从女性心理角度出发,描摹两性情感世界,绘制女性心理地图。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如意郎君》(A Suitable Boy),以婚礼起始,以婚礼收尾,
-
《紫颜色》与菲洛美拉神话的互文性
-
作者:
王远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革命性
叙事策略
颜色
女性小说
神话原型
黑人女性
故事
读者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故事模式、叙事策略及女性形象三方面的分析比较艾丽斯.沃克的长篇小说《紫颜色》与菲洛美拉神话,得出两者具有明显的互文性。从表面上看,这部黑人女性小说依附了西方神话,但经过深层次的分析,笔者得出结论,小说实际上是颠覆了神话对女性的规诫,带有强烈的革命性。
<
1
2
3
...
69
70
71
...
82
83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