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围城》中的女性形象谈方鸿渐性格的多面性
作者: 王连琴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大家闺秀   交往   苏文纨   性格   方鸿渐   孙柔嘉   女性形象   矛盾   多面性  
描述: 《围城》中,在方鸿渐的周围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她们的出现和存在,仿佛是一面面镜子,照出了方鸿渐性格中充满矛盾的各个侧面。本文试从方鸿渐对苏小姐、鲍小姐、唐小姐、孙小姐的态度解读中分析其性格的多面性。
对《十日谈》中女性形象的深层解读
作者: 蒋智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薄伽丘   十日谈   女性角色   解读   中世纪文学   爱情故事   中世纪晚期   女性形象   西方文学史   男权主义  
描述: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描绘了非常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审美韵味在中世纪文学长廊乃至西方文学史中都无与伦比。《十日谈》中的女性形象大都年轻、美丽,纯洁且富有独立反抗精神和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读者在品读这部文学著作时,都能体会到当中那种清新醉人的情感。而中世纪晚
南朝宫体诗中女性形象的物化特征
作者: 侯宏业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主人公   南朝宫体诗   描写   古诗十九首   女性题材   萧纲   山水诗   女性形象   物化特征  
描述: 描写和咏叹女性一直是我国古代诗歌绵延不绝的主题,而由于社会思想、审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其中,南朝宫体诗中的女性形象更多地呈现出一种物化
毛泽东时代绘画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娄雪阳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绘画作品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新中国   中国妇女   毛泽东时代   女性形象   绘画创作  
描述: 毛泽东时代近三十年的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所呈现的面貌表面几乎是相同的——"中性化"特征。然而新中国成立十七年和文革,这两个时期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透露着本质的不同。一、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十七年这一时期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妇女解放口号,废除了形形色色的性别禁令。首先就让中国妇女有史以来第一次享有了与男人一样的政治和经济权力,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男性附属中解脱出来,从男女同工同酬的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建设,到"男女平等"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再到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和
昆剧舞台上的古代女性形象
作者: 傅小玲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岳母   舞台   中年妇女   古代女性   扮演   老旦   杜丽娘   老夫人   女性形象   昆剧  
描述: 昆剧舞台上出现的古代女性形象,全归旦行扮演。老旦,顾名思义,是扮演老年妇人的。昆剧流传至今的数百折剧目中,老旦一行基本上以配角形象出现,但也有几出老旦主演的代表作,如:《精忠记·岳母刺字》中的岳母,《荆钗记·见娘》中的王母,《铁冠图·别母》中的周老夫人,合称三母戏,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展示了古代教子有方,慈祥严肃的慈母风范。
潘玉良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燕家琪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新文化运动   女性意识   不断探索   艺术风格   思想启蒙   自身价值   艺术成就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潘玉良是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的女画家。她旅居法国四十多年,一生在艺术道路中不断探索,坚持"合中西画于一冶",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元素,在中国绘画中注入西方绘画技巧,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在她的艺术生涯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由于早年所遭受的歧视与不公使她自卑,她想挣脱这种束缚,得到社会的认可;二是锲而不舍的追求个性的艺术风格。她一生强调个性,争取自由,渴望摆脱封建社会的束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戴雅丽   来源: 新课程(小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文学作品   小学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   语文课程   少年儿童   性别意识形态   工具性  
描述: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中外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所传达出来的性别意识形态对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性别观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下面笔者将通过家庭妇女、职业女性和少年儿童这三类女性形象来进行深入分析。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的女性形象探微
作者: 李静波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   内心   伊豆   日本文学   爱情   日本传统文化   社会下层   女性形象   川端康成  
描述: 一、《伊豆的舞女》中的女性形象概述——以薰子为例《伊豆的舞女》作为日本文学当中具有很强影响力的重要作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十分成功的形象。结合川端康成日后的著作当中对女性形象把握的总体趋势,本文选取女主人公薰子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薰子是本书的女主人公,是一名年仅14岁的日本艺伎。作为日本社会下层的艺伎,薰子饱尝了生活的
人文主义思想与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佳欣   彭芳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个性美   喜剧   追求爱情   人文主义思想   时代特征   莎士比亚   作品   女性形象   男人  
描述: "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创作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剧作,历经几个世纪都经久不衰,尤其是他的喜剧,更是为人们所熟知,成为经典。在他的喜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动的个体,在剧中都有各自存在的位置和意义。在如此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又以女性形象最为突出、最为显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白草   来源: 朔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高加林   农村女性   鲁迅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   中篇小说   五四时期   女性形象   工具化   女性人物  
描述: 弃妇子君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大约有十三四个,其命运、遭际多不幸。这些人物,农村女性居多数,如祥林嫂、单四嫂子、华大妈与夏大妈、爱姑等,不是丧子,便是被休。知识分子女性仅有两位,其一为《幸福的家庭》(1924年)中的作家之妻,婚前笑迷迷,婚后眼睛
< 1 2 3 ... 63 64 65 ... 87 88 8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