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重文化背景下严歌苓“文革”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曹琳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特征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文革  
描述: “文革”作为中国二十世纪后半叶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在带给国人悲惨记忆的同时也给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以致于在“文革”结束后的许多年内,许多作家还是不遗余力地将笔触伸向了那个令人悲痛的年代,讲述发生于期间的心酸往事。“文革”叙事因此活跃于中国的当代文坛乃至海外华人的故国书写之中,严歌苓便是海外“文革”叙事的代表作家。但是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和“文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严歌苓的“文革”写作早已没有了愤世嫉俗的愤慨,取而代之的是人道主义的重新思考和审视。本
从空间理论分析《群山回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郝建旭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转换   个体空间   社会空间   空间批评   女性形象  
描述: 卡勒德·胡塞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他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迄今为止胡塞尼著有三本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每部作品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胡塞尼以一名美籍阿富汗裔的特殊视角,以时局动荡的阿富汗为创作背景,勾勒了坚强勇敢的阿富汗人追寻信仰、博爱以及自由的历程;同时,胡塞尼旨在揭开他们苦难面纱下那脆弱、敏感而又真实存在的灵魂。《群山回唱》出版于2013年,文本关注的群体属少数族裔。本论文运用空间批评理论,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群山回唱》中
巴赫曼女性视角下的社会批判——以其短篇小说《同声传译》和《三条通向湖滨的路》为例
作者: 屈晓萌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批判   巴赫曼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英格伯格·巴赫曼是奥地利当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一生跌宕起伏,荣誉与怀疑始终伴随其左右。她的作品中饱含了对战争的恐惧,对人性的思考,而社会批判则是她作品中一个永恒的命题。英格伯格·巴赫曼关于社会批判这一题材的作品中,受人关注的往往都是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中的同名小说《第三十年》。但巴赫曼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其实倾注了大量心力在其最后一部短篇小说集《同声传译》中,这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以女性视角写就,反映社会压迫下的女性生存危机并对社会进行辛辣的批判、为了女性而呐喊的作品。20世纪的欧洲,女性主义觉醒,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观
作者: 林秀玲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技巧   女性观   《诗经》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價值是無與倫比的,不管是在語言藝術上、反映的周代歷史政治方面,甚至是人物的刻劃上,都有卓越之成就。本論文主題設定為「女性形象」及「女性觀」,因此將從各個層面去探析《詩經》中女性形象的刻劃,以及其所反映的女性觀。 第一章為緒論,敘述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架構,以及與本論文主題相關之論文、專書等研究現況。 第二章是《詩經》的時代背景探究。先了解周代的歷史、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等背景,對《詩經》中的各詩篇的理解就能更深一層。 第三章旨在探究《詩經》中的女性形象,在各個詩篇中所呈現出的女性
阿丰斯•慕夏(Alphonse Mucha)画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邱子玲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慕夏   新艺术   世纪末艺术   装饰艺术   女性形象  
描述: 女人的歷史,長期以來以男性的角度被書寫著,透過片段的藝術史的匯集,我們看見了部份文化中的女性,也透過藝術上的視覺表現看見種種對女性形象的建構,阿豐斯•慕夏(Alphonse Mucha)所處的「新藝術」(Art Nouveau) 時期就是一個大量以女性描繪的藝術時期。在慕夏的作品中充滿對女性的描繪,女性在他筆下化身為自然萬物、宇宙星體同時又是廣告中的充滿生命力的女性,他所建立的清逸女性形象成為十九世紀末巴黎的一股風潮,更成就當時的一種海報典型,同時也顛覆了世紀末對致命女性(Femme Fatale)的形象
论《杜瓦特家族》与《杀夫》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薇如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   杀夫   杜瓦特家族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父權制社會中,男性居於主導的地位,女性則附屬於男性,男性根據自我主觀的意見塑造女性的形象,而往往是帶有對女性的偏見與歧視。西班牙作家塞拉《杜瓦特家族》(La familia de Pascual Duarte)與臺灣女作家李昂的《殺夫》,兩部不同類型也不同寫作立場的小說,其中的女性形象卻同樣反映出父權對女性的剝消與壓迫。因此本文將運用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嘗試去揭露兩部小說中的父權意識,從女性意識的角度去分析及解讀兩位作家筆下的女性,發掘她們在有意識或潛意識中被漠視或被扭曲的女性經驗。經由這樣的研究結果發
童话的现实和现实的童话
作者: 陆黎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人鱼   阿尼玛情结   原型   女性形象   爱情乌托邦  
描述: 本文以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中的"小人鱼"原型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男作家笔下的五位女性形象
黄香莲电视歌仔戏文本研究
作者: 官亦书   来源: 中兴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视歌仔戏   黄香莲   主题意识   历史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本論文從傳統戲曲的生成與特殊性進行討論,分析傳統戲曲與現當代戲劇的差異,並針對歌仔戲進入「電視」之後,產生的效益與正反兩面的批評,進行辯證,試圖釐清歌仔戲的藝術特質與「電視歌仔戲」的美學問題。並以電視歌仔戲時期的三大小生之一「黃香蓮」作為研究對象,針對黃香蓮1988年自中視當家開始演出的電視歌仔戲《漢宮怨》至2011年演出的現代劇場歌仔戲《江南第一風流才子》進行研究,將研究範圍限定在以「黃香蓮」作為核心角色,探論其演出劇本的主題意識與劇中眾多的女性形象,藉由爬梳與分析的過程,試圖解構黃香蓮歌仔戲文本,理解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的女性角色研究
作者: 晏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尔   柯南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歇洛克·福尔摩斯是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侦探。福尔摩斯这个人物自一八八七年首次在《比顿圣诞年刊》登场以来,就注定要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关注竟能持续一百多年。福尔摩斯之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被福学家们当作真人来研究,要归功于柯南·道尔对人物形象生动的刻画。然而《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作为侦探小说,以故事性和情节紧凑见长,使研究者们忽略了其在人物刻画和反映社会现象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女性角色为切入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采用女性主义理论,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
当代台湾童话女作家作品中男/女形象及两性关系之研究
作者: 陈如苓   来源: 静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两性关系   台湾童话女作家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描述: 經典童話裡,對於性別角色的固化的刻板形象,影響著許多人的童年,連帶深化其對於社會性別角色的形象與分工。然而,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面對女性研究成熟、男性研究漸興,整體社會傾向兩性平權的時代;在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與出版型態的轉變之下,台灣的性別童話因應時代特質,出現異於傳統經典童話的性別角色形象及兩性新觀點。 本文主要研究範疇界定為台灣新生代的童話女作家於一九九○年至二○○四年間在台出版、涉及性別議題的作家作品,重點集中於王家珍、王淑芬、管家琪、方素珍、賴曉珍、陳月文、劉思源、唐琮、卜京、木子、孫晴峰等十一
< 1 2 3 ... 57 58 59 ... 63 64 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