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82 条
-
从女妖到女神:试析爱·摩·福斯特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丽沙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妖形象
女神形象
人文同情
半女妖半女神形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论文研究的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爱·摩·福斯特在其作品中所表现的女性形象,从女性主义以及人文主义视角出发,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综合分析福斯特生前不同创作时期的三部小说,即《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根据福斯特的创作时期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创作前期的女妖形象,创作中期的半女妖半女神形象以及创作后期的女神形象。通过分别详细分析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本文探索了福斯特笔下这三种女性形象从懵懂到矛盾再到成熟的过程及变更,表现出福斯特对女性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同情。本
-
市井阶层中的坚韧女性:简论90年代以来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吴海鹏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
上海
王安忆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女性群体长期处于被控制、被压抑甚至被奴役的地位,女性的解放经历了艰难的历程。自封建社会开始,文学作品见证了女性争夺权利的全部过程,其中的女性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熏陶的新女性以文学为斗争的武器,通过塑造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女性形象唤醒更多深受迫害的女同胞们。而进入到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文学界对女性的关注达到了一个高潮,女性文学、女权主义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当代女作家们以自己的生命体验言说着
-
林正盛电影中女性形象研究:以「美丽在唱歌」、「月光下我记得」为例
-
作者:
陈怡君
来源: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同志
母女关系
女性情谊
女性形象
林正盛
-
描述:
電影作品是導演意識形態的展現,林正盛導演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女性是他關注的焦點,「美麗在唱歌」談論女性情誼,「月光下我記得」則探討母女關係,都是以女性議題作為敘事主軸的電影,都採用狹隘接近禁錮的空間呈現女人與社會及家庭的關係,並致力於呈現在被社會壓抑下的女性想要找尋自我的努力與奮鬥。林正盛採用他承襲至侯孝賢導演長鏡頭的手法,藉由主角的臉上表情、肢體動作或是細微反應了解主角內心的感受,讓思想與情感藉由鏡頭來傳達,十分到位,使其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成為值得探討的課題。本論文以基進女性主義與後現代女性主義理論為研究分
-
林语堂海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塑造与对外文化传播策略
-
作者:
史海姣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传播
林语堂
女性形象
海外作品
-
描述:
林语堂的大部分创作生涯都是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林语堂东西融合的双重文化身份的真实写照。其英文创作小说《京华烟云》更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文化大使”和“真正的世界公民”的他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史中的典型成功案例。<br> 林语堂在创作中把中国传统女性地位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塑造了一批完美的女性。本文以林语堂笔下的女性形象和对外传播策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林语堂女性观的形成。在第二章中将林语堂笔下的女性划分为三种类型:以《浮生六记》中的芸娘为代表的传统女性
-
柳美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家庭电影》和《命》为中心
-
作者:
苏莹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寻找
柳美里
传统家庭
女性形象
新型家庭
-
描述:
进入90年代,在日本文学创作多元化,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文学的主题也空前丰富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想起一位韩裔女作家柳美里,她仍然关注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她从家庭的角度,去解析女性,强调女性自我意识,同时从关注家庭,女性开始,进而反观男性,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家长制度中男性对女性的压制,当传统家庭面临崩溃的时候,柳美里文学中女性显示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她探求传统家庭中人性的苦苦挣扎,同时试图用自身经历告诉大家新型家庭形成的必然趋势,无论哪一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柳美里极强的女性意识。本论文选取柳美里的两部代表作品《家庭
-
20世纪初中国女性形象的视觉性与现代性:以1911-1917年《妇女时报》封面画为例
-
作者:
陈捷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觉符号
视觉性
文化意义
现代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选取1911年创刊于上海的《妇女时报》——中国首份商业性女性杂志——作为研究对象,以视觉文化研究的角度,运用符号学、形式和风格分析方法,剖析《妇女时报》封面画的视觉符码和表征问题。这些封面画作为一个表征系统在运作,“新女性”视觉符号、封面画的主题以及在技术化观视作用下的现代视觉性话语,共同构建了20世纪初期新兴媒体创造的“新女性”之文化意义。“新女性”形象表征了现代与传统、民族性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它显现了新兴媒体人意欲改善女权状况的主观愿望,但仍然充满了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转型特有的男权特色,这也是
-
论安吉拉?卡特小说对女性境遇之困的展示与应对
-
作者:
钟琳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困境
女性形象
安吉拉?卡特
展示
应对
-
描述:
本文以安吉拉•卡特的《雪孩》、《紫女士之爱》、《魔幻玩具铺》、《明智的孩子》、《染血之室》、《与狼为伴》和《老虎新娘》这八部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女性的人物形象入手,讨论卡特对女性境遇之困的展示与应对。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章围绕卡特的三部短篇小说《雪孩》、《紫女士之爱》和《狼女爱丽丝》展开讨论,讨论卡特的小说是如何展示女性的境遇之困。卡特用奇幻化的手法形塑超现实的女性形象,以怪诞的女性身体指涉和再现女性,揭示女性在现实中的困境。 第二章聚焦卡特的长篇小说《魔幻玩具铺》和《明智的孩子》。卡特通过对写
-
Intercultural Comparison of Female Images in Fashion Magazines--A Case Study of Rayli Ladieds in China and Vogue in US
-
作者:
郑颖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时尚
媒体
跨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媒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它加速了全球化的发展,影响着全世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跨文化语境中将传媒与社会性别结合起来研究文化与意识形态因素也成为当今一大焦点。而女性时尚杂志的崛起,为现代女性提供了精神文化诉求的场所,为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广大年轻女性群体提供有关服饰美容、职业发展、情感关系和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时尚讯息。本文分别选取了《瑞丽.伊人风尚》以及《时尚》作为中国和美国主流时尚杂志作为研究样本,它们分别是中国和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之一。研究分别选取了两份杂志2010年全12个月
-
朱秀娟小说中的女强人形象研究
-
作者:
于爱芹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秀娟
生存困境
理想构建
女强人
女性形象
-
描述:
朱秀娟是台湾20世纪80年代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同时代女作家相比,朱秀娟的独特性在于她对新女性角色的理想构建,尤其是女强人形象。这些女性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独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女性意识,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实现着对事业的坚守。她们在事业领域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在生活场域也多面出击,成为女中强手。职场的磨砺并未将她们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铁娘子,而是刚柔相济、进退有余,保持着独特的女性气质的女性。一方面由于朱秀娟从商兼文的双料女强人的独特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
-
父权社会中的女性主体建构: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作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何欣怡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
小说与戏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克莱斯特
-
描述: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1777-1811)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作家。他生活在古典文学向浪漫文学转型的时期。克莱斯特是德国最早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其作品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作家本人对自己的文学流派归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其作品很难被简单地归入浪漫主义文学范畴。世界和人生对于克莱斯特是一个不可知的谜题,而他本人也是一个谜。他只活了34个年头,生前未得到重视,20世纪以来才被学术界重新发掘,其作品的思想感情与创作技巧才得到广泛的认可。论文选取该作家的三部小说:《智利地
<
1
2
3
...
55
56
57
...
87
88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