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唐代妇女对儒教教义的认同与反叛
作者: 崔德全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   认同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描述: 唐传奇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往往呈现着看似矛盾而实则统一的两面性:一方面,她们认同并亲身实践着儒家传统性别制度和观念;另一方面,她们还对这种儒教教义采取了反叛和攻击的姿态。这种矛盾的观念,在笔者看来,标志着唐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张晖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使社会价值与伦理道德及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性的解放仍然局限于男性的解放,女性仍然是被凝视的对象。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以女性形象为题材的画作却是异彩纷呈。
神性之爱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心   基督教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冰心小说中女性形象所具有的“完全的爱”、“牺牲与成全的爱”以及“救赎的爱”,揭示了这种带着神性光芒的“爱”受到冰心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并指出了这种“爱”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冰心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创风格和伟大成就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作品在一片“爱”的宁静与单纯中,蕴含着崇高而肃穆的精神力量。自小在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冰心,感受到的是父母给予的无私的关怀和呵护,她的生活与心灵都被爱与温情的光环所环绕。这是她相信有“爱”的根基。后来,当冰心接触到了基督教,看到神之子耶稣为了拯救人类而甘愿
该死的婊子们:论奥赛罗中女性角色的流动性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作者: 陈忆绮   来源: 嘉南学报(科技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赛罗   拉岗   憎恨女性   他者的欲望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欲討論在莎士比亞的奧賽羅中,三名女性角色:黛絲苔夢娜、艾蜜麗亞、及畢昂卡所面臨的困境。同樣被指控爲「婊子」,此三名女性角色所表現出的特質及其所被指控的源由其實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來說,此三名女性角色也同時揭露了一點:在本劇中,以拉崗的鏡像理論及其對他者與欲望間的關係爲輔,分析女性角色的形象可隨意的被男性所操縱或區解的特性。透過劇中男女角色們錯綜的關係分析,本文將探討莎士比亞所賦予在此三名女性角色身上的曖昧不明的形象,以及女性形象的脆弱與不穩定性。本文還著重於男性角色的憎恨女性心態及其所導致的悲慘結果。最
从朱丽叶形象塑造看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作者: 吕改改   来源: 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莎士比亚   压抑   女性形象   抗争  
描述: 文章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出发,分析朱丽叶在剧中的形象,从被牺牲的羔羊、勇敢的战士、心灵的启示者和精神的慰藉者这四个方面展开,从而揭示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论"红磨坊画家"劳特累克的艺术题材
作者: 王霞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特累克   艺术价值   艺术题材   女性形象   红磨坊  
描述: 劳特累克一生以蒙马特花花世界中的歌女、舞星、绅士、妓女以及纸醉灯迷的欢乐场面为题材,他自己也长期沉湎于这样的生活。他虽出身显赫却无正常人的健康与欢乐,这种高贵富有和丑陋畸形,使他选择了不同于任何同代艺术家的道路。他从不歌颂美好,也从未描写过上流社会,他选择了放浪自由的花花世界,也选择了表现人生堕落和邪恶的一面。他不去描绘大自然,也不说教劝善,而全凭自己的感觉和切身体验,直率地去揭示他所熟悉的也是一般人不轻易表现的那个世界。他从不赞颂高雅和粉饰生活,而用嘲讽夸张的画笔,描写可笑而令人生厌的形象。可以说他完全
身体的伤痕:《宠儿》中奴隶叙事的话语分析
作者: 吴迎春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名权   重构   身体   奴隶叙事   女性形象  
描述: 莫里森从美国黑人传统文学奴隶叙事的角度,运用奴隶的身体语言重构了被主流社会消音灭迹的美国黑人历史,从而揭开了掩盖美国黑人真正历史的沉重黑幕.重点分析了莫里森独特的叙事方式及其在整个黑人文学的文学地位.莫里森以奴隶尤其是女性奴隶的角度描写了奴隶的真实内部生活,改写了黑人女性在传统的奴隶叙事及主流文学中的刻板形象,填补了以往奴隶叙述的空白,为重建黑奴文学做出了贡献.
女性爱情表达背后的内在缺失:浅析叶念琛电影主题的双重悖论
作者: 王素芳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缺失   爱情   叶念琛   女性形象   终极价值  
描述: 叶念琛影片在展现浪漫与现实对立中爱情的同时,也着力表现传统女性与现代女性在爱情中地位.现实性和细节铺陈是最引起人共鸣的地方.但是在过于注重感官诱惑的镜语中,其爱情叙述缺乏终极价值观的支撑,爱情主题表达经常处于自相矛盾的失语状态,从而导致影片整体上处于深层文化内涵和正确价值导向缺失的境地.
约翰·多恩诗歌赏析
作者: 司德花   洪爱云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恩   宗教信仰   基督教   诗歌特色   女性形象  
描述: 约翰·多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极具诗歌天赋,开创了"玄学派".他的作品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甜美诗体.他摒弃了过去人们在诗歌中所应用的传统的意象,其作品风格极具智慧,引人深思,善用引申的暗喻来对比极其不同的事物.本文即在约翰·多恩的诗歌特色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论《新装》中女主人公梅布尔矛盾的双重性格
作者: 杨庆娣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性格   人性   自卑   虚荣   女性形象  
描述: 《新装》是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刻划了女主人公梅布尔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既爱慕虚荣又渴望诚实,既自卑绝望又充满希望,既羡慕嫉妒又厌恶憎恨,既懦弱多变又勇敢坚强,既追求个性又迷失自我。从她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中可以看出人的本性及弱点。
< 1 2 3 ... 52 53 54 ... 82 83 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