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一部永恒的女性爱情诗:有感于《诗经》爱情诗
作者: 邢孟达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经》   爱情诗   女性形象  
描述: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集,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是我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其中爱情诗占大部分,而且大多数都着墨于女性。本文从《诗经》及其爱情诗入手,旨在通过对恋女、思妇、怨妇、弃妇四类女性形象的详细描写,展示其绚丽多姿的刻画手法,反映我国古代女性的爱情观与道德观及其时代色彩与现实意义。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分析
作者: 刘家宇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追求   自由   俄国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广大女性受到最为严苛的束缚和压迫,随着思想意识的逐渐觉醒,女性们的反抗必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十九世纪的“女性形象”这一类型的文学作品,在俄罗斯文坛占有重要地位,对俄罗斯文学的推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达吉亚娜,《谁之罪》中的柳邦卡,《罗亭》中的娜达丽雅,《奥勃洛莫夫》中的奥尔伽,《怎么办》中的薇拉等,她们个性鲜明,形态各异,都犹如璀璨的明珠,放出夺目的光彩。
女性反叛的悲剧:蘩漪、莎菲形象论
作者: 张晓雪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制度   反叛报复   悲剧   女性形象  
描述: 五四以后,中国的女性文学迅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颇有成就的女性文学作家和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女性形象,其中蘩漪和莎菲就是曹禺和丁玲笔下两个典型的受五四思潮影响的知识女性。她们有着这样的四个共同点:强烈的反抗性、因为压抑而变态的心理、对爱人强烈的占有欲、得不到追求的东西后疯狂的报复行为。虽然她们只是那个时代背景下受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压迫的众多女性中的冰山一角,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她们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影《简·爱》中描写女性的语言特征浅析
作者: 晋桂清   来源: 读与写(上,下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语言特征   前言   女性形象  
描述: 《简·爱》这部英国文学作品自从出版以来就一直拥有广泛的忠实的读者。是一部人们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能够带着读者走进当时的英国社会,真正体会到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带领人们走进了世界文学的殿堂。《简·爱》这部作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值得读者一而再再而三的细致朗读和慢慢品味,除了其叙述的故事、表现的主题以及表现方式的独特外,它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和语言特点就是非常大的亮点,值得我们去欣赏和体味。围绕《简·爱》中描写女性的语言特征这一特色,展示自己的所见,希望对读者在理解这部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起到
论股市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 黄岚   来源: 传播与版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股市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在股市小说中,当男性角色作为财富英雄呼啸而至之际,女性角色却在男权主流意识形态下被边缘化、物化、异化,这一现象在股市小说的创作中普遍存在,并已出现模式化、固定化的倾向。这不仅妨碍了股市小说价值的深化,也严重误导着读者大众的女性观念。
伊朗电影对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本土化诠释
作者: 刘子欣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朗电影   本土化   《一次别离》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伊朗电影《一次别离》"纪实美学"的特性出发,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对当今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以选题内容、表现手法、角色形象为出发点探讨伊朗电影是如何将新现实主义电影进行本土化。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爱情小说的异同之探析
作者: 王紫薇   来源: 东方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爱情观   婚恋   女性形象  
描述: 奥斯汀与张爱玲是近现代世界女性文学两个杰出的作家,她们在作品中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婚姻爱情观,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很多评论家声称,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就是中国版的《傲慢与偏见》, 两位女作家作品中的爱情婚姻观既有共同之处,也不乏不同点。本文从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作品人物形象入手来探析她们爱情小说的异同点。
从女娲神话看亲情剧中女性的审美心理
作者: 王娟   农文玉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   女娲   亲情剧   女性形象  
描述: 女娲神话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向世人展示的女性形象是人们对女性最原始的认识.亲情电视剧恰以女性为主,掺杂着灾难、窘迫、犯罪、叛逆、误会、委屈等一系列遭遇元素,但是主人公的坚韧、顽强、自立、善良等品质将困难一一破除,这些和神话中的女娲形象大体一致。
浅析《左传》刻画女性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作者: 王绍燕   来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左传》   女性形象  
描述: 《左传》虽工于叙战,但人物刻画亦富有光彩。作者以白描、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刻画女性人物,姜氏、怀赢、穆姜等女性跃然纸上。
男性话语下的两性塑造及表达:电影《我愿意》之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高彤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男性形象   女性题材   女性形象  
描述: 大部分男性导演所拍摄的女性题材电影,都难以跳脱男性视角的束缚和父权意识的局限。男性导演拍摄的女性题材电影虽然开拓和丰富了女性主义电影,但是否能超越男性叙事自身的局限、打破性别立场提出批判性思考,从而客观、正确地塑造出特定时间与环境下的两性形象,却仍然值得我们探讨。本文以孙周导演拍摄的女性题材影片《我愿意》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
< 1 2 3 ... 51 52 53 ... 81 82 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