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82 条
-
忠贞的悲歌
-
作者:
陈诗雨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学
忠贞
悲剧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西方文学中丰富的女性形象浓缩了人类文明进程中女性地位的变迁与女性人格的重塑,而回归文学发展的源头,女性的悲剧命运本质在以"忠贞"闻名的女性形象身上得到了尤为充分的展现。本文便是试以佩涅罗佩与安德洛玛刻为例来分析"忠贞"作为男权社会中女性道德美德的核心的本质与影响,深刻挖掘女性命运在"忠贞"符号下的悲剧性实质。
-
大观园中的风流名士——《红楼梦》中女性的男性气质研究
-
作者:
李艳洁
来源:
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性别视角
男性气质
文化背景
女性形象
-
描述:
以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和性别研究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 以史湘云、薛宝琴为中心, 跳脱出人物单纯的生物性别, 重点把握人物更深层次上的社会性别, 对人物的性别视角进行多方位解析, 探讨并重新阐释《红楼梦》中众多女性形象身上特殊的文化意义, 并在特定角度概括《红楼梦》中“女性的男性气质”这一超越人物所处时代的人格特征, 揭示出其超越生物性别的独特性, 从而展现出作者曹雪芹卓越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创作。
-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
作者:
江肇钦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成因
张爱玲小说
悲剧意义
悲剧类型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着苍凉、哀婉的色调。她们虽然悲剧类型不同,有人格扭曲的虐待狂、金钱树上的"攀枝花"、命运捉弄下的投降派、风月场上的牺牲品等,但其悲剧根源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世态的炎凉、人性的弱点和欲望的膨胀。认识其悲剧性,可使人重新审视社会和人生。
-
浅论宋元南戏与北曲杂剧在婚恋作品上的差异及原因
-
作者:
高雅琳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戏
婚恋作品
北曲杂剧
女性婚恋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宋元南戏与北曲杂剧虽脱胎于同一母体并且都形成发展与宋元时期,虽然二者之间有着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但更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试从婚恋作品入手浅述二者之间在剧作种类、女性形象及女性婚恋观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
浅析影片《致命伴侣》中的男性视觉快感
-
作者:
叶婷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凝视
视觉快感
窥淫癖
叙事电影
女性形象
-
描述:
立足于著名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家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关于男性凝视的研究,通过对好莱坞电影《致命伴侣》的情节分析,揭露影片中的男性视觉快感。在该影片中以男主角的窥淫癖最为突出,并夹杂有其他男性角色的观看快感。由此可见,当今好莱坞主流叙事电影仍然把女性形象设定为满足男性窥淫癖的被观看对象。
-
李瓶儿形象再认识
-
作者:
张进德
牛亚伟
来源:
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封建社会
李瓶儿
西门庆
女性形象
-
描述:
李瓶儿是《金瓶梅》中众多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小说描写了她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爱恨情仇。以嫁与西门庆为界,其性格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悍妇变为一个贤妻良母。之所以发生这种根本的转变,一是由于她找到了情感的慰藉,其次在于获得了生理的满足,另外还源于官哥儿的出世。尽管如此,"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伦理环境、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终使她还是未能避免凄惨的结局。
-
试论赛珍珠与她的小说《大地》
-
作者:
林崴
来源: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地情结
《大地》
女性形象
赛珍珠
中国农民
-
描述:
赛珍珠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大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这部长篇小说,于1931年在美国出版,是1931年和1932年的美国年度最佳畅销书。在小说中,赛珍珠对主人公王龙身上体现出的深刻的土地意识进行细致的刻画;同时成功塑造了阿兰这一经典的女性形象。1932年赛珍珠凭借该小说获普利策奖,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
浅析郭沫若历史剧《棠棣之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赵宇航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棠棣之花
郭沫若
女性形象
-
描述:
《棠棣之花》作为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六部历史悲剧之一,以古喻今、借古鉴今,体现出了强烈的“五四”时代精神,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作品独特之处一方面体现在,郭沫若先生独具创新的将聂政的形象由《史记》中所记载的“士为知己者死”提升至“为国献身”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女性形象。本文以作品中的两位主要女性聂婪与春姑的形象与结局为分析对象,浅析《棠棣之花》中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
《胭脂扣》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比较
-
作者:
董丹
来源:
世界家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胭脂扣》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象征意义
女性形象
对比研究
-
描述: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它的比较研究对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它艺术门类和其它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基于此,本文将把具有相同母题和不同主题的两部作品,香港著名女作家的《胭脂扣》和奥地利著名中短篇小说家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拿来做对比研究.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叙事结构、女性形象和象征意义这三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国家文化、不同民族文学中具有某些共通的元素的结论.
-
明清拟话本小说中的贞节烈女形象及其类型研究
-
作者:
李停停
李淑兰
来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拟话本
贞节观
女性形象
小说
类型
-
描述:
在明清拟话本小说中,几乎随处可见贞节烈女形象,对如此庞大的形象群进行分类就需要一定的分类标准。以身份作为分类标准,贞节烈女形象可以分为贞女形象、节妇形象和烈女形象;以守贞程度作为分类标准,则可将其分为传统贞节观下的贞节烈女形象和变通贞节观下的贞节烈女形象。
<
1
2
3
...
50
51
52
...
87
88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