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83 条
-
论《妻妾成群》的新历史主义特征
-
作者:
杨红玉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循环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是新历史主义小说的重要代表,它与传统历史小说的写作模式不同,它建构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和文化态式。作家在作品中以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笔触从多方面展现了文本的新历史主义特征。分析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跳出历史的个人化的叙事方式;循环主义历史观;颠覆传统主流意识中的女性形象。
-
浅析《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罗颖
李燕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迪尔西
凯蒂
女性形象
《喧哗与骚动》
-
描述: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著名的小说之一。作者采用了时空交换以及意识流等多种描写手法,讲述了康普生一家的衰败史,忠实的反应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以及美国旧南方的变迁。其中的人物描写部分栩栩如生,尤其是几个个性鲜明的女性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像。本文试图分析三个主要女性的形象:凯蒂,康普生太太以及黑人厨娘迪尔西。
-
女性主义观照下武则天形象的多重性建构
-
作者:
程斐
来源:
楚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型
多重性建构
武则天
女性形象
-
描述:
伴随着2014年在各大荧屏卫视热播的大型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的诞生,掀起了人们对影视剧媒体中女性角色和形象的再次审美和关注.而被女性主义关照的已经闪亮于荧屏的各类历史题材电视剧尤其是宫廷剧中所呈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虽然近乎固化和既定,但是在人物角色类型化本身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也逐渐诞生出反类型,反原型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变异过程.
-
王小波笔下的畸人形象
-
作者:
韩雪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畸形
王二形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王小波,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而且重要的作家。王小波作品数量不多,但是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而他在文坛中独树一帜之处,就是在其作品中,总是能看到其独特的戏谑口吻、另类的叙述视角、精巧的叙事结构,而且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畸形。本文将重点分析王小波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王二形象和畸形人物形象的成因,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王小波笔下的畸人形象。
-
《世说新语》女性群体形象特征
-
作者:
郑清梅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
描述:
《世说新语》中笔者并没有对女性形象进行浓墨重彩地描绘,但正是由于这种随意点染,才更真实地反映出魏晋社会样貌的原态,更贴近于魏晋女性的精神状况与生活情状。不管是或智或勇的烈女、才女,亦或是遵守礼节的淑女、贤女都表现出惊人的共同点:言行举止与为人处世方面都透露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此种女性意识,是魏晋女性憧憬并追究平等、审美、独立以及开放的表现,也展示出了魏晋时期对中国女性定位自我与寻找自我的探索雏形。
-
晚明传奇中的女性“德、才、色”典型形象分析
-
作者:
武楠楠
来源:
特立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明传奇
女性形象
德才色
-
描述:
明传奇是一种不包括杂剧在内的中长篇戏剧样式。晚明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商品经济繁荣,封建礼教与个性解放并存。在这一特殊的转型时期,传奇创作进入了高潮和繁荣期,一些传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才色超群、德言兼备,她们既未违背忠孝节义的传统道德观,又张扬个性、注重才情,是凝聚“德、才、色”的古代传统女性的典范。这些作品也从侧面展现出该时期传统观念与进步思想相碰撞的局面。
-
论亦舒小说中的理想爱情
-
作者:
汪洁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爱情
“第三人”
女性形象
社会现实
-
描述:
亦舒的小说,爱情是永远的主线,其中女性形象最大的特色就是渴望纯真的爱情,在纸醉金迷的现代社会里面寻找到一份能够做最真实的自己的理想爱情。但是,亦舒在大量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味地陷入对美好爱情的叙述,而是善于以多样的视角来审视爱情。与"琼瑶式"纯粹歌颂美好爱情的写作取向不同,她从未停止对于理想爱情的探索与思考,这种思考贯穿于亦舒的作品当中,透过"第三人"的视角来展现,并且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更为深入的辨析。
-
《北洋画报》中的女性书写与都市文化建构
-
作者:
孙爱霞
来源:
都市文化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洋画报
女性视角
男权视域
女性形象
-
描述:
《北洋画报》是民国时期北方最大的画报,包含极为丰富的信息,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民国女性的照片、新闻,以及文学作品,这些内容构成《北洋画报》的女性书写。《北洋画报》的女性书写有两种视角:一个是男权视域下的女性书写,诸如对女明星形象的书写与男性猎奇心理、名士习气联系在一起,对女运动员形象的书写与民族国家建构联系在一起,传统女性形象则与男权社会中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观紧密相连。此男权视域下的女性书写,建构出民国天津都市文化体的多个侧面;一个是女性的视角,诸如女画家、女记者、女律师等现代职业女性通过现身说法,展示出经济
-
从晋祠彩塑看北宋宫廷中的女性角色
-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廷“六尚制”
女性形象
晋祠彩塑
-
描述:
作为我国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唯一一组生动刻画古代宫廷生活的彩色泥质塑像,晋祠侍女像以其风华卓越的独特姿态和世中翘楚的珍贵意义在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它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美术史、雕塑史提供了宝贵的文物实物资料,更直观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北宋时期的宫廷制度与生活,具有极其珍贵的社会研究价值。43尊笑语盈盈的侍女像不论从外在的服饰、发饰、配饰、手掌器物、表情动作还是从内在的神态、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刻画皆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精妙绝伦的雕塑技艺惟妙惟肖地性格刻画了人物微妙的造型形象;揭示了人物的个性能力;
-
守望与抗争——试析《红楼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孙莉
梁雪
来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红楼梦》
女性形象
-
描述:
《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中心并且为女性树碑立传的小说,作品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明而又多样性的女性群体形象,作者不仅尊重女性、关爱女性、同情女性,而且对女性有所赞扬。所以说《红楼梦》不仅是一部女性的悲歌,同时也是一部女性的赞歌,其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1
2
3
...
49
50
51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