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82 条
-
方方中篇小说的女性婚姻困境
-
作者:
王华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困境
中性立场
婚姻困境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方方的三部重要中篇小说《奔跑的火光》、《树树皆秋色》与《万箭穿心》揭示了各类女性面对婚姻家庭的困境。本文通过探讨方方塑造不同女性形象,展示她们共同的婚姻困境,揭示女性的性别困境。方方秉承中性写作立场,在批判男权文化造成女性婚姻、性别困境的同时,也反思批判女性自身的弱点与不足。
-
“水边文学”:孙犁小说创作与水的关系
-
作者:
胡斌
靳新来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文化
孙犁小说
白洋淀
女性形象
阴柔派
-
描述:
作为"水边文学"的代表,孙犁的小说创作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孙犁是携着白洋淀荷花的幽香走进文学殿堂的,其小说大多以白洋淀等水域为背景,讲述发生在水边的故事。孙犁有着浓厚的女性情结,常常以崇拜的心情描写青年女性,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柔情似水、坚韧顽强。孙犁小说兼具散文化和诗化的特质,体现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叙事风格。孙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典型的阴柔派小说家,他这种小说风格的形成与其在水乡成长和生活的经历、自身女性化的优柔性格以及传统文化中的阴柔之风相关。水为孙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水既浸润着他的思想和
-
当代女性文学形象“被看”的重围与突击
-
作者:
吴素芳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看
女性体验
女性形象
女性看者
女性突击
-
描述:
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当代文学女性形象总置于"被看"的位置。由于社会、时代的变化,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文学中的女性也渐次成为社会的中坚和主角,女性形象被女作家观察、思考、打造成"看者"强健的姿态。在放逐男性之后,她们成为体验者,体验生活,体验自己。
-
施虐受虐循环中的悲剧女性:苏童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
-
作者:
王钟屏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受虐
苏童小说
女性形象
施虐
-
描述:
苏童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饱受男权文化制度的压榨,其心理普遍带有强烈的社会受虐倾向,但在受虐的过程中,为了寻找精神平衡,其心理又具有强烈的施虐冲动。在施虐受虐的循环中,她们反复演绎着女性作为第二性的人性悲剧。
-
布勒特·哈特短篇小说中女性角色的文学伦理批评
-
作者:
刘岩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朗西斯·布赖特·哈特
本土特色
西进运动
淘金热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分析了哈特短篇小说中淘金热时期的三种西部女性形象,即自我救赎的底层女性、具有了独立女性意识的女性和迷失在拜金主义中的女性,从不同的角度透视这些女性人物与整个历史和文化语境的关联,从而为读者重新审视淘金热时期的西部历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
“孤岛”中的世俗人生:读苏青小说有感
-
作者:
黄颖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俗化
题材
“被发现”
“被再发现”
女性形象
-
描述:
苏青以极具个人化的世俗笔调书写不同女性的平凡人生,展现她们在现实婚姻家庭和职场中的艰辛和挣扎,从作品题材取向到女性形象无一不是世俗、务实的。同时,这种有较强现实感的世俗化描写也造就了苏青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被发现"和"被再发现"的命运。
-
浅谈张爱玲小说中的独特女性群体
-
作者:
魏加尧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欲
张爱玲
金钱
婚姻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往往超越了对女性形象的平面描写,她善于通过对爱情、婚姻、家庭、社会环境的剖析,揭示女性如何质变成自私、冷酷、变态乃至异化的悲剧性格,展现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困境.本文首先对张爱玲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独特性作归类研究,以此和传统女性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此外,从作者所处的时代大背景、独特的个人经历、成长过程中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等多侧面揭示其创作成因.
-
男护士数量大幅增加“男丁格尔”成骨干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江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量
骨干
男护士
国际护士节
女性形象
-
描述:
今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100周年。提起护士,一般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个白衣飘飘的女性形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几乎被女性垄断的职业,闯进了越来越多的男性。
-
苏氏兄弟墓志中「姑」的形象解读
-
作者:
李映君
来源:
有凤初鸣年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严姑
苏辙
女性形象
苏轼
墓志
-
描述:
女性形象之討論於近代蔚為風行,對歷代的女性所身處的角色亦愈發引起探究。而近年來對宋代女性形象的解讀似乎有一既成的模式,模式的造就必有可依循之處,然而這些加諸於女性身上的標籤究竟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底下所產生的,著實是一個旨趣橫生的論題;在相同的框架下,或有其更值得深思的背後意涵。而本文針對女性為「姑」的形象又進一步的析辨,以求對宋人塑造不同身分的女性形象有愈深入的理解。而就宋人之墓誌來窺探女性一生的轉折,其形象應更臻完善,其中以眾所皆知之蘇氏兄弟書寫的墓誌進行剖析,以期對宋人女性形象的確立觀點將更為審慎。
-
齐文化视野的文学创作及其审美风格:张炜与莫言
-
作者:
孟文彬
来源:
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世界
莫言
张炜
齐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齐文化是一支具有独特的文化模式与价值理念的地域文化,它对成长并生活于齐地作家的文化人格与文学创作风格一直存在着深远的影响。以张炜、莫言等为代表的生长于齐文化圈的作家的创作,表现出齐文化影响下的独特的文学审美特色:一是作品中营造的神秘浪漫的民间世界;二是作品中刻画的自由奔放的女性形象;三是作品中表现出的恢宏恣肆的开放气度。齐文化在文化研究中一直处于被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鲁文化遮蔽的状态,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齐文化与其影响下的文学创作的研究在当代即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1
2
3
...
49
50
51
...
87
88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