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珠的瑕疵与明珠的陨落——谈雨果美丑对照原则下的爱斯梅哈尔达
作者: 宋何勤   来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选择   爱斯梅哈尔达   巴黎圣母院   爱情悲剧   雨果   对照原则   克罗德   加西莫多   美丑对照   女性形象  
描述: 爱斯梅哈尔达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精心塑造的一个妩媚、纯洁、善良的女性形象。她不仅有超凡脱俗的外貌,而且有着乐于助人、敢于反抗等优良品性。故历来评论都认为她是雨果笔下“形体和内心高度和谐统一的美的形象”,“是黑暗中世纪的一线光明,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与此同时,在谈论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时,通常只涉及她与加西莫多在外形上的美丑对照,与克罗德、法比等在心灵上的美丑对照,而极少谈及她自身的内外对照,以及自身心灵上的前后对照。由于对她的性格分析缺乏全面的观照,因此对她的悲剧根源的研究,往往
论宋金俗词及其对元散曲的影响
作者: 赵义山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人俗词   全真教   金代   学术界   道教   女性形象   北宋   丘处机   元散曲   张伯端  
描述: 近年来,学术界对宋代俗词渐有注意,对其于元曲的影响亦略有论说,这对于词曲嬗变问题的研究,是极有帮助的。笔者在写作《元散曲通论》的过程中,也接触了此类问题,感到还有放宽视野、加深认识的必要。如宋代俗词的全貌如何?特点怎样?金代是否亦有俗词?俗词对元散曲文学风貌的形成有何影响?这些问题,治词者固须留意,治曲者亦不可不用心。拙文粗陈管见,谨奉敬于大方。
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张丽丽   来源: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三种类型   女性世界   蔡文姬   人物性格   王昭君   郭沫若历史剧   情感化   女性形象   悲剧性格  
描述: 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系列:一类为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判逆者;一类是为政治信仰的献身者;再一类是超越男子的天才女性。这种划分显然是为了研究需要和方便所作出的粗糙的归纳。实际上,以上三种类型往往呈现出交叉重叠的复杂关系。我们无论在阅读剧本还是在观看演出时,都深刻地感受到,郭沫若剧作中的女性形象有一种单纯、明朗的美。例如卓文君的大胆泼辣,聂莹的侠骨柔肠,王昭君的倔强刚
周励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作者: 徐伟敏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档案袋   工作台   作者   文学   编辑工作   中国   作品   女性形象   曼哈顿   稿子  
描述: 编辑工作是劳累的,然而,当你在浩如烟海的稿件中,忽然觅到一篇佳作,那种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1991年的一个初冬之晨,在我的工作台上出现了一部厚厚的稿子。稿子是用打字机打出的。我随手一翻,竟被文中的一股清秀之气猛地吸引住了。我当即翻至扉页,题目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作者周励。一见到这个名字,我的脑海里即刻映出了一位常常来我们报社投稿的女性形象:一头飘洒的黑发,秀美的脸上时时漾着亲切的笑纹,说话朗声大气的,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她是一位很勤奋的业余作者,写得很多,可是,发表的却不多。
两位没有姓名的女性: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和赛珍珠笔下的“母亲”
作者: 陈陆鹰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祥林嫂   鲁迅   母亲   农村妇女   鲁四老爷   丈夫   女性形象   赛珍珠  
描述: 对一个人的称谓往往多少能反映这个人的身份。中国旧时的女子或随父姓被称为小姐、姑娘,或随夫姓被称为某夫人、某(夫姓)某(父姓)氏、某某(夫名)媳妇、某某(夫名)嫂子等。西方的传统则是从一位女子的父亲挽着她走进教堂、把她交给另一个男人的时刻起她就得改父姓从夫姓。这看似天经地义的习俗其实正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传统角色——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从鲁迅发表于1924年的《祝福》和赛珍珠发表于1934年的《母亲》这两部作品可以看出,这两位在文学创作上很难相提并论的作家对于旧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角色颇有共识。无论是
《废都》与当代文学精神滑坡
作者: 田秉锷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精神   文化错位   性描写   社会批判   广告策划   贾平凹   废都意识   中国当代   女性形象   滑坡  
描述: 《废都》的轰动,除文学因素之外,有广告策划因素。《废都》的走俏,映照一种阅读心态。《废都》是仿拟性作品。它表现了一种文化错位。它的性描写在完成了煽情任务后销融了美感魅力。书中的女性形象之所以不堪品评,是因为作者误解了女性。“废都意识”并未升华为深沉的社会批判。
《夜雨秋灯录》所展示的女性世界
作者: 常宁文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夜雨秋灯录   封建统治   女性世界   丛刊   文言小说   血缘关系   男子   女性形象   烟花粉黛  
描述: 宣鼎的《夜雨秋灯录》,作为清末著名的文言小说,日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夜雨秋灯录》曾作过如下评介:“其笔致又纯为《聊斋》者流,一时传布颇广远,然所记载,则已狐鬼渐稀,而烟花粉黛之事盛矣。”此说既出,几成定论。实际上,申报馆本《夜雨秋灯录》出版后,赝本却大行其道,真本反遭湮没,无论是《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还是广益书局本、启智书局本,真正宣鼎所作仅占四分之一,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狭邪类作品,难怪鲁迅先生会得出如此结论了。
谈《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作者: 李富华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张爱玲   金锁记   环境压迫   性格   非人性   原欲   女性形象   性压抑   心理基础  
描述: 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作为一个整体变形的女性形象,其性格渊源是无意识作用下的一种畸形、扭曲、非人性的心理所致。在恶劣环境压迫下,人的生存需要和原欲得以本能的宣泄,从而导致人的性格乖戾与反常,这正是曹七巧由人变成“疯子”的心理基础。
漫议美狄亚的“杀子”之举
作者: 李恒方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雅典   追求爱情   复仇   女主人公   希腊神话传说   民主制   恶势力   美狄亚   读者   女性形象  
描述: 1 当美狄亚从希腊神话传说的神秘中,走进欧里斯悲剧的“现实”,她就脱下了那位聪明、有胆有谋、热烈追求爱情的少女的服装,而以一个果敢、刚强、富于反抗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美狄亚的神话似乎在证实
曹植诗歌的两种形象及情感内涵
作者: 裴登峰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生命本源   中国文学史   曹植   诗歌创作   诗人自我形象   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情感内涵  
描述: 文学特别是诗歌是以真情实感为其生命本源。可以说诗歌没有情感或者情感不真就不具备生存的条件,且诗歌的本质特点又决定了它抒发情感要采取以象达意的形式。情具象而现,象因情而存。在对物象的具体描述中将抽象的情感展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由具体到抽象。园之在诗歌创作中物象与情感互为表里,相辅楣成。所以要了解一个作家的作品,就必须依象见意。基于此,当我们行走在“建安之杰”曹植诗歌的艺术天地里时,就会看到许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