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84 条
-
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类型化想象
-
作者:
赵艳花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妇型
类型化
女性形象
天使型
郁达夫
-
描述:
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化为妖妇型与天使型两个类型,男主人公受到了妖妇型女性肉体的吸引,但又对自己在性(性别)上的被动地位感到屈辱,因而会通过自我忏悔或惩罚来否定她们;天使型女性的单纯与同情安慰了男主人公孤寂残缺的心灵,净化了男主人公邪念与欲望,得到了他们的尊敬与礼遇。从这些女性人物在男性主人公眼中的形象以及男性主人公与她们的关系中透露出郁达夫相当传统与保守的两性意识。
-
幻想与幻灭:探寻《金阁寺》中沟口的心理轨迹
-
作者:
刘鹿颖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毁灭
金阁
幻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金阁寺》是日本文学大师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之一。阴郁的结巴少年火烧金阁寺,毁灭了心中对美的畏惧和期待,也从毁灭中得到了解脱。本文以沟口的心理轨迹为线索,考察主人公沟口烧毁金阁寺这一行为。
-
《水浒传》作者并非刻意贬低女性浅论
-
作者:
梁诗烨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贬低女性
《水浒传》
女性形象
施耐庵
-
描述:
《水浒传》中写了不少女性,其中有的长得丑,有的遭到好汉们的残忍杀戮,有的与好汉们被逼上梁山有关系,但不能据此认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仇视女性并且刻意贬低女性的。透过对《水浒传》整个文本中男性描写与女性描写的比较,以及对女性类别多样性、女性对好汉们前途的作用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并非刻意贬低女性,更多的是同情和赞美女性。
-
女性镜像:以张艺谋早期的影片为例看中国电影对女性身份的塑造
-
作者:
王彩云
来源:
南方论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镜像
拉康
张艺谋
女性身份
女性形象
-
描述:
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关键环节,其核心思想是以形象——意象——想象为基础的小他者伪先行论。拉康的先行论,就是一个不是我的他物事先抢占了我的位置,使我在无意识中认同于他,并将这个不是我的他物作为自己来加以认同。试图用镜像理论来解释和分析中国电影对女性荧幕形象、社会身份的双重塑造和影响,希望能够拓宽中国电影研究的视野。
-
论马金莲小说中的西部回乡女子形象
-
作者:
任淑媛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
马金莲
回族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宁夏回族女作家马金莲的小说,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场景,以独特的叙迷视角,展示了回乡女子经历的种种世情、文化冲突.以及她们的追寻、速茫、挣扎,以及她们在爱情、婚姻、生存、理想等方面所面临着的困惑,西部回族女性的生存环境与精神困惑理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
彝汉传说中婚恋悲剧的比较
-
作者:
暂无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悲剧
彝汉
反抗意识
女性形象
传说
-
描述:
彝汉传说中婚恋悲剧的比较
-
一个“淫妇”的一曲不朽之歌:浅析《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
-
作者:
韩跃
来源:
西安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田小娥
《白鹿原》
女性形象
女性魅力
-
描述:
陈忠实的《白鹿原》自称民族的秘史。然而能够吸引我的并不是所谓的秘史,而是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众多的人物形象当中,田小娥始终是以一个淫妇,然而能震撼人灵魂的正是这个淫妇。她对美好生活的大胆追求,对爱情的执着、对人性的捍卫以及对时代的控诉,无不让我们看到这位旧式女性身上闪烁的独特人格魅力。其实她不是淫荡,生存的困境让她陷入了道德的漩涡,死亡的绝境。
-
曹七巧与弘徽殿形象的比较研究
-
作者:
黄玲青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张爱玲
紫式部
弘徽殿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对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的弘徽殿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这两个人物在人性的异化及作为母亲和女人形象特征等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通过两个形象的比较研究,可以体悟到导致女性悲剧的社会原因和女性自身内在的原因。
-
曹七巧与弘徽殿形象的比较研究
-
作者:
黄玲青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张爱玲
紫式部
弘徽殿
女性形象
-
描述:
曹七巧与弘徽殿形象的比较研究
-
跨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女性——鲁迅、赛珍珠、林语堂笔下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丁晓敏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
林语堂
中西文化
女性形象
赛珍珠
-
描述:
进入20世纪以来,面对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走向成为当时一代作家与学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鲁迅、赛珍珠、林语堂三位作家不同文化立场下塑造的女性形象异同的比较,尝试窥探他们对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的不同思考。文章用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和形象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使之具有独特视角和开阔视野。从而得出:作家的创作价值与作家的文化立场和作品的文化价值有密切联系,作家的创作地位,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站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是否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律动,取决于其对民族文化命运的关切程度。 全
<
1
2
3
...
43
44
45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