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莫迪里阿尼与林风眠绘画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王晓青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莫迪里阿尼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林风眠  
描述: 在东西方绘画中,女性题材的绘画不计其数。艺术家们以女性为题材创造了风格迥异、绚丽多姿的女性形象。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创造不仅与艺术家生活的时代和艺术历程密切相联,也承载了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艺术追求。纵观20世纪的画坛,作为东西方的绘画大师莫迪里阿尼和林风眠各自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女性绘画形象。两位艺术大师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的文化不同,他们的画种也不同,但他们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似乎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这些女性形象造型独特,都存在着一定的变形和夸张;女性人物面部奇特的五官组合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女性人物
论严歌苓新世纪小说女性形象的“祛魅”
作者: 王海盟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思想内涵   祛魅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二十余岁创作至今,严歌苓凭借自己的文学成就已然成为享誉世界文坛的华语作家,她用自己独特的性别视角,展现了女性作家独有的生命体验和性别姿态。纵观她的小说,已经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又与众不同的女性世界。本文以严歌苓新世纪的三部小说《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诗史》、《小姨多鹤》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挖掘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的共有特征和丰富的内涵。论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严歌苓的女性意识和立场。《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这三部作品都着力塑造了一些生活在战争年代
中国艺术歌曲题材中女性形象的历史变迁
作者: 王菲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题材   艺术歌曲   女性形象  
描述: 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始于近代,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中国艺术歌曲题材颇为丰富,大多以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古典诗词或现代诗为主,中国是个诗律发达的国家,诗词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也为艺术歌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艺术歌曲是一种用人声来表现的艺术,但却不能单单靠发音机制的综合,必须结合作品的历史文化因素,来塑造不同的艺术形象,因此每一首作品都应该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题材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作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从而对作品形象塑造地更为贴切,才能达到创作者与歌者的统一。在艺术歌曲发展过
论恩施民间文学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孟丽莎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恩施民间文学   价值   女性形象  
描述: 地处武陵山与大巴山的恩施地区拥有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女性作为社会上一个重要的群体,在恩施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她们不仅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而且也是恩施民间文学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这些女性形象丰富多彩,文化内涵独特深刻,呈现众多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然而,在恩施民族民间文化丛书中,这些女性形象都是以分散的形式在不同体裁中出现,分析单一,缺乏全面、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本文以恩施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一些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撑起武侠世界的半边天:解读徐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睿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克   武侠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著名电影导演特吕弗曾说:“电影是女性的艺术。”电影作为表现感情思想的载体,从来没有离开女性这一话题。在徐克构建的奇幻“新武侠”世界中,性格各异,绚烂多彩的女性群像为香港武侠电影世界的半边天抹上一笔浓彩,为本就精彩的电影又增色不少。
中国女性移民在美国文化中的出路:试论陈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文芳   宋先红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谦小说   女性移民   女性形象   出路  
描述: 陈谦小说里的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定居美国的中国女性移民,她们在新的文化土壤里渴望、不安、挣扎、抗争,寻求真我。小说中刻画的女性形象是中国女性移民在美国文化中的缩影,展现了她们从旧的环境到新的生活里各自的行走状态和丰富的精神面貌,逐渐探清了这些女性移民未来的生命出路。
从女性形象的变迁看广告中感性诉求的发展——以“超能女人”系列广告为例
作者: 李文娟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性诉求   “超能女人”系列广告   现代广告   女性形象  
描述: 广告诉求方式中的感性诉求,因其独特的诱惑力,在如今消费过剩的时代背景下,日益受到广告商以及广告创作人员的青睐。"超能女人"系列广告在各大电视台以及网络上热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而这也预示了电视广告感性诉求开始悄然发生变化,不再把女性单纯的外在美或是爱情、亲情等作为主打牌,而是探究如何在广告创意与表现中把握更多样的角度和内容,这种感性诉求方式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广告的文化内涵。
社会性别理论下的女性形象探析:以唐传奇《河间传》为例
作者: 吴昌林   欧阳艳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唐代   女性形象   《河间传》  
描述: 唐代传奇《河间传》中塑造了荡妇河间妇。本文通过对其形象特征和作者创作意图的分析发现,其中的男性中心意识表现得非常明显;以男性中心话语为视角,从社会风气和伦理道德两方面反观唐代社会对于女性的规范,从而探究当时的社会性别关系及体现的文化蕴涵。
纯美而忧伤的极地精灵:解读迟子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璟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纯美   忧伤   女性形象   迟子建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女作家迟子建带着她美丽而忧伤的北极村童话和中国北疆最原始的风景走上了文坛,给当代文坛注入了一股别样温情而感伤的气息。在她纷繁复杂的小说世界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精心刻画的女性人物。迟子建一方面以充满诗意的叙述将她们描绘成从大自然中走来的纯美精灵,另一方面又感同身受着她们的忧伤,并以深邃的笔触探究着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同时以其特有的叙述方式和故事建构消解着这种悲剧。
明治时期日本社会底层女性的形象塑造——以樋口一叶《大年夜》为中心
作者: 朱旭峰   来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樋口一叶   女性形象   《大年夜》  
描述: 樋口一叶(1872-1896)本名夏子,是日本第一位职业女性作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数篇传世佳作,发表于1894年(明治27年)12月的《文学界》上的作品《大年夜》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部名作可被称为是奠定樋口一叶文坛地位的决定之作.本文中,笔者主要从作品主人公阿峰的下女形象、阿峰的东家和伯父家的二元空间对立、被设定为阿峰的”守护神”的石之助的形象这三个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
< 1 2 3 ... 41 42 43 ... 81 82 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