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14 条
-
情感奥妙与生命之谜的叩问——伊凡·布宁爱情小说中女性人物分析
-
作者:
张益伟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
爱情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爱情小说在俄国流亡作家布宁的创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中,女性人物形象构成了其小说世界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作家反映现实、呈现生存本质的功能显现.也是他探索情感世界奥秘、叩问个体生命意义的一种形式,更是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对形而上哲学思考的一种文化表征。研究布宁小说世界中的女性形象对于了解布宁小说、解读俄罗斯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
俄国文学中的私奔女性——冬妮娅和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对比
-
作者:
齐哲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运动
私奔
女性形象
-
描述:
冬妮娅和安娜·卡列尼娜两个形象分别出自普希金的《驿站长》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两个女性角色都是俄国文学中为幸福私奔的经典形象。通过比较两个形象的异同,探究从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俄国社会女权运动的发展及其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影响。
-
困顿于城乡之间
-
作者:
刘乐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惠芬
《歇马山庄》
女性形象
-
描述:
当代女性作家孙惠芬,自开始创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对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小人物生活状态的变化进行考察,尤其是对于乡村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与精神状态,呈现出作家更深切的人文关怀。其长篇小说《歇马山庄》,通过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女性形象的塑造,对于辽南地区乡村女性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所承载的重压、内心的躁动和焦虑进行了集中表现和挖掘。
-
“小妞”成长记——电影《失恋33天》与《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比较研究
-
作者:
陈闽璐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尚
小妞电影
女性形象
婚恋观
-
描述:
"小妞电影"是好莱坞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型类型片,中国内地的此类影片也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2011年的电影《失恋33天》开创了国产"小妞电影"的新局面,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更是以5.2亿票房成绩创造了国产"小妞电影"的最高潮,笔者认为,比较两部电影可以看到国产"小妞电影"从对好莱坞亦步亦趋的模仿到与现实生活接轨的蜕变,显示出影片创作团队对主流观众心理脉动的把握越来越精准到位。
-
李光洙长篇小说《无情》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王金霞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光洙
知识分子形象
无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李光洙是韩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长篇小说《无情》是李光洙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也是韩国最早的近代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各种类型的韩国过渡时期人物之间的纠葛与矛盾,集中体现了韩国近代史上转换时期的众生相和价值观。通过对《无情》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走入李光洙的文学世界,多方位考察李光洙的文学思想,为增进对李光洙文学的了解迈出重要的一步。
-
“守城”与“出城”的两难:宋太太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苏虹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难选择
宋太太
女性形象
《蜗居》
-
描述:
六六的小说《蜗居》是一个关注社会热点的现实题材小说、家庭伦理小说,但也是具有象征意蕴的展示女性心灵困境的女性文学。本文用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作品中宋太太这一形象,探讨宋太太心中"守城"与"出城"的两难选择。
-
《红楼梦》的后现代特征
-
作者:
孙波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荒诞性
后现代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所运用了出多种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红楼梦》里闪现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两种常见的艺术手法,同时也闪现出后现代的特征后现代特征。后现代本是西方的文学流派和潮流。
-
《白雪公主后传》的女性主义叙事解读
-
作者:
于杰
来源:
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雪公主后传》
女性叙事声音
女性形象
女性权威
-
描述:
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关注叙述模式如何批判、抵制、颠覆男性权威并如何建构起女性权威。巴塞尔姆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白雪公主后传》以形式和风格上的创新被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文章试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该作品如何颠覆了童话中男女主人公的传统形象并通过独特的女性叙事声音建构起女性权威,同时剖析了表现这两个主题时作者所使用的独特艺术手法和叙事策略。
-
《傲慢与偏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张婷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现代女性认为,简?奥斯丁是最早在文学作品中反应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认为是女性的最初体验。本文试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两位位女性:伊丽莎白?班内特、简?班内特的性格、命运的对比,来分析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
-
媒介文化与中国女性的媒介再现:以《纽约时报》为例
-
作者:
李敏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文化
再现
女性形象
《纽约时报》
-
描述:
媒介在文本生产中总是在客观性和倾向性之间求得平衡,专业主义理念是保证报道客观性的圭臬,但政治上的保守性和对负面消息的偏爱又使它们更容易关注负面新闻。文章以《纽约时报》为例分析媒介文化的这种矛盾性对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的影响,发现媒介以复杂的态度呈现中国女性,一方面以客观的手法避免性别歧视,另一方面又由于存在着对异族女性的偏见及民族中心主义倾向而使人物呈现负面的形象。
<
1
2
3
...
41
42
43
...
80
81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