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消费文化下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模式解读:以《婚姻保卫战》为例
作者: 马藜   吴莉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式   婚姻保卫战   女性形象  
描述: 电视剧《婚姻保卫战》作为消费文化下的一部流行剧,它呈现的女性形象模式突破了以往清晰的单一化模式,呈现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多元化、交叉式的模式。这些模式有着新时代的特征,其中的斗争性与独立性日趋彰显,并且开始被男权中心话语意识形态所认可。剧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具有典型性,清晰地宣扬了一种以相互宽容相互体谅为主题新的和谐家庭文化理念,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两性二元对立向和谐一元统一的转化,也隐喻了当代大众文化对性别意识一种新的期待。
从模糊到具象:论格非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作者: 熊延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嬗变   女性形象   格非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格非小说中女性形象由男权意识下呈现模糊神秘的符号化状态转变为具有独立女性生命意识、形象明晰化且富有真实感。格非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研究对于探析作家对女性、对生活的认识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知识女性形象的精神困惑
作者: 唐亚琴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困惑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现了复杂的现代化变革,这种变革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精神特征,也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类新的人物形象———精神困惑的现代人形象。这类形象不只一般地困惑于"自我"生活的具体问题,而是进入到人的"超我"思索,执著于"人"的精神困惑,以这种困惑为主要精神特征的知识女性形象,"五四"时期崭露头角,新时期得到发展,世纪之交进一步深化。通过分析系列知识女性形象,展示她们从"自我"到"超我"的精神困惑,能引起人们对生存困境的思考。
论电视剧《新水浒传》对女性形象的重塑与颠覆
作者: 赵霞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颠覆   重塑   《新水浒传》   女性形象  
描述: 继《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被翻拍后,《水浒传》也被重新搬上荧屏。与《水浒传》原著相比,电视剧《新水浒传》在人物造型、人物性格上都有很大改变甚至颠覆。其中女性形象的重塑与颠覆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新版电视剧无论对《水浒传》原著中的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做了很大尺度的调整。
男权本位下的女性赏鉴:从《京华烟云》的几个女性形象看林语堂的女性观
作者: 朱巧英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女性观   女性形象  
描述: 《京华烟云》中的几个主要女性形象木兰、莫愁和曼娘等,都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美丽聪颖,秀外慧中。林语堂行文中对这些女性给予了高度的赞赏甚至尊崇。但由于受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无论他用生花妙笔将女性描绘得如何曼妙,如何聪慧,都不过是他站在男性本位立场上对女性的审美赏鉴;在他的笔下,女人无论多么美丽、多么优秀,也只是男人身畔的精美配饰。
为爱而苦终无悔:《额尔古纳河右岸》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唐晋先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额尔古纳河右岸》   鄂温克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一部女性作家演绎的少数民族史诗,《额尔古纳河右岸》以独特的视角回顾了鄂温克民族的历史,塑造了以达玛拉、妮浩和伊莲娜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为爱而苦的女性形象。通过她们,作品展现了鄂温克民族忠于爱情、恪守传统、坚持信仰、甘于奉献的美好品德以及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彷徨无助、艰难求索;表达了作家对山林文明的欣赏与赞美、对弱小文明行将消失的惋惜与留恋,以及对鄂温克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
传统民歌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伊春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传统民歌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传统民歌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本文通过这一特殊载体,透视了历代中国妇女在男权社会环境下所遭受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以及她们女性意识的丧失和缓慢、艰难的觉醒。
不同视野下的女性形象:从凌叔华的《酒后》到丁西林的《酒后》
作者: 朱立冬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酒后》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描述: 通过对凌叔华的《酒后》与丁西林的《酒后》在情节处理、作家立场、表现主题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视野下的女性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异。小说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情感和意识,女主人公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和动作的发出者;而剧本则忽视了女性特有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女主人公处于被调侃和试探的位置。
论儒家精神对清代孔氏圣裔剧作的影响:以清代孔氏圣裔剧作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石玲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精神   清代圣裔剧作   女性形象  
描述: 孔子创立了儒学,同时也奠定了家族文化精神的基础。其后裔代代传承的家学是儒学发展的一条线索。儒家学说中积极用世的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等,在孔子后裔的文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清代从康熙到嘉庆的100多年中,先后出现了孔尚任、孔传鋕、孔广林、孔昭虔等多位圣裔戏曲作者。在他们的笔下,"小道"的戏曲形式承载着厚重的社会责任。他们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担当起社会责任、道义和信义。
苔丝和贞贞的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游英楠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贞贞   苔丝   女性形象  
描述: 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杰出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贞贞是我国著名女作家丁玲于194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女主人公。本文比较分析了两位女主人公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她们的悲剧根源,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出作品中人物深层意义上的差异及中西意识形态的不同。
< 1 2 3 4 5 ... 85 86 8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