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郭在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郭在容的浪漫喜剧作品为例
作者: 周律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电影   郭在容   浪漫喜剧   女性形象  
描述: 韩国浪漫喜剧电影从90年代开始发展,并创造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女性角色。本文以郭在容导演浪漫喜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中心,分析她们在电影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人物塑造的方式,结合女性主义的观点,旨在讨论和发掘郭在容导演的女性主义立场。
铁凝小说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周睿   姜波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铁凝   女性主义  
描述: 铁凝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身为女人,她对女性的描写仔细入微,在她的诸多作品中都以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为主题,创作出了大量的鲜明的女性形象,在当代文坛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分析铁凝女性形象创作源头以及几个极富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来深入研究其作品,进而更好的探讨铁凝小说女性形象的特色。
赛珍珠《母亲》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王佳婧   寇蕾蕾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   女性形象   赛珍珠  
描述: 母亲的作者是赛珍珠,中国对于异族的她而言,就像一位母亲,以其厚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哺育了她,正是由于这样的经历,使她对中国、对古镇,留下了"母亲般的回忆"。在《母亲》这部小说里,赛珍珠以母亲为主体,以一种无限制的全方位的视角,成功塑造了一位贤德善良,勇敢独立,生活韵味十足的母亲形象。
女性本质的自我寻找:电影《中央车站》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付明莉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找   女性形象   中央车站  
描述: 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因为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社会和文化建构起来的。影片《中央车站》用公路片的形式来承载女性主义的主题,更能体现出女性人生路途的艰辛和未知。本文将从等待救赎的女性躯体;女性性格特质的回归;女性身体、性别和欲望的解放,三个方面对电影《中央车站》的女性形象进行女性主义的文化解读。
晋商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论
作者: 宁辰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晋商题材   影视剧   女性形象  
描述: 晋商题材的开掘近年来已呈深化之态,并且渐渐地拥有了晋地文化品牌风向标的可贵品质,现有的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带有深沉悲怆的生命底色,在形象功用上起到某种程度的叙事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女性形象是民族精神的感性形式,折射了晚清至上世纪中叶民族记忆中的集体无意识。
绣刻在华服上的隐秘传闻:电影《风声》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崔筱婧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声   牺牲   意义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主要以影片中两位主要女性的形象进行分析,从容貌与衣饰、神情与智慧以及信仰与理想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影片中人物塑造所要传达的情感厚度与价值导向。
浅析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李尔王》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祁华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描述: 莎士比亚本文主要分析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李尔王》中的若干女性形象,通过她们的悲剧性结局来阐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同残酷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撒谎的村庄》女性形象的"镜头感"
作者: 陈日红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凡一平   镜头感   女性形象  
描述: 凡一平擅长镜头似的语言描述,他并不讳言作品主动谋求与影视的结合的事实。在小说《撒谎的村庄》中,作者用镜头似的语言和主人公蓝宝贵照相师傅的身份以及他的镜头里韦美秀、吴欢结合起来,造就了两位处于"镜头深处"的女性形象,颇具镜头感。
浅析二胡作品《洪湖主题随想曲》中女性形象的艺术表现
作者: 彭园程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胡音乐   艺术表现   女性形象  
描述: 前人关于二胡作品的分析,只是从演奏技巧、调式调性、地方风格等一些演奏特点进行研究,而涉及到作品的审美方面的论著,很少有涉及到音乐对女性这一特定群体的塑造和音乐对人物经历的表现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洪湖主题随想曲》为研究对象,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情感体现做出分析,希望以此为二胡作品的演奏和赏析找到一个新颖的切入点,对今后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一个参考。
试论唐代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的消极面
作者: 杨森清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   女性形象   仕女画  
描述: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政策、发达的对外交通给文化的交融带来契机,由此绘画艺术中以女性为题材的仕女画达到高峰,塑造出一系列丰满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其时代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唐代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的消极面进行关注,研究探讨其蕴含、反映的特殊意义。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