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白先勇笔下女性的悲剧性命运
作者: 杨涛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人生   白先勇   女性形象  
描述: 白先勇是台湾最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作家,同时,他也是大陆最受人瞩目的台湾作家之一。作为台湾现代小说的领军人物,白先勇的作品擅长对女性的形象进行刻画,充分的将女性的内心世界进行展示,白先勇在当时冲破了传统理论观念的束缚,将女性的形象推到了台前,作为作品的主体人物,通过对男女格局的颠覆创造出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
做人要纯真地对待生活对待生命:谈《雪国》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作者: 许莉   来源: 成才之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子   驹子   女性形象   纯真  
描述: 《雪国》中的两位女主人公驹子与叶子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的弱者,她们是作者带着复杂的感情创造的女性形象,是令人同情却又复杂矛盾的女性形象。她们美丽善良、坚强隐忍、不甘堕落,但是她们性格中又有畸形疯狂的一面。在她们身上最可贵的一点是面对生活的不幸仍然能保持一颗纯真的心,纯真地对待生活,对待生命。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生活大爆炸》
作者: 毕良宇   来源: 华中人文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看   他者   象征性歼灭   女性形象  
描述: 《生活大爆炸》是一部以科学家为主角的情景喜剧,自开播以来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斩获无数奖项。虽然该剧以男性为主体,但剧中充斥着女性形象,其塑造的女性大多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该剧中女性的形象和角色进行解读,从而分析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处境和地位。
从动物描写看沈从文湘西女性的塑造
作者: 王美龄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多以女性为主角,他用饱蘸柔情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个美丽温柔、多姿多彩的鲜活的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她们最大的特点是自然纯粹,不造作。为了突出这些女性的自然性,沈从文把众多可爱的动物放在;额这些女性身边,让这些灵性的动物和各式的女性形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人塑造。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女性异化现象
作者: 赵攀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异化现象   女性形象  
描述: 被誉为"爵士乐时代"桂冠诗人的菲茨杰拉德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他作品中的某些女性形象却不大符合读者的审美。他笔下的女性大都美貌富有、果断无情而又自私冷漠,这一形象与当时传统社会的贤妻良母形象有着鲜明的差异。本文论述了菲茨杰拉德笔下女性对爱情、亲情以及母性等方面的观点与传统社会对女性观点的异化现象,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异化现象的原因,为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菲茨杰拉德所持的女性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大跃进”时期“穆桂英”形象生成的历史考察
作者: 黄巍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穆桂英”   “大跃进”   女性形象  
描述: "穆桂英"是戏曲和小说中的人物,是中国民众熟悉的一位勇冠三军的女英雄。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意识中,能成为"穆桂英"式的女性人物可以说是寥寥可数。而"穆桂英"形象在中国民间大量产生,并成为一个时代尊崇的女性形象则是在"大跃进"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劳动力的严重短缺,客观环境要求女性必须像男性一样参加社会劳动,在媒体报刊和实际生活中,"穆桂英"女性形象逐渐增多,并成为歌颂女性勤劳勇敢的代名词。
论《日出》中陈白露的悲剧形象
作者: 唐金凤   宋拓瑞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出》   悲剧   女性形象   陈白露  
描述: 著名剧作家曹禺通过笔下女性形象的觉醒和反抗阐释了“人的觉醒和解放”这个时代人文主题。在他的早期话剧中,女性形象大都以性格独特、个性鲜明著称,但同时又都是受害且值得同情的一类,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迫害几乎使她们丧失了与男性平等对话的权利。本文通过分析《日出》中陈白露的形象,揭示了在新旧交替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在自我解放之路上的艰难历程,并重点阐释了陈白露复杂而矛盾的性格特征及其造成命运悲剧的原因。
从古希腊神话中看女性意识的雏形
作者: 方汪丽   黄亚玮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希腊神话   女性形象  
描述: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许多西方文化现象在这一轴心时代已经确立了雏形,如在十六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及接下来的启蒙运动中,古希腊神话都成为其引经据典的不二选择。神话作为希腊文化的有效载体,既是氏族公社向国家过渡的时代缩影,又承载和孕育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留下了珍贵的标本;神话中多彩的女性形象亦为史学家和女权主义者的溯源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本文将基于神话记载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多维度分析,以追源女性意识的雏形。
浅析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及演唱特点:以《党的女儿》中田玉梅的表现为例
作者: 梁丽   来源: 黄河之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演唱特点   中国歌剧   女性形象  
描述: 歌剧就是一门集戏剧、音乐、舞蹈、诗歌和舞台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的艺术形式,是在16世纪末产生于意大利。中国歌剧是由20世纪20年代,由一种儿童歌舞剧的形式开始了萌芽和发展。从1945年中国歌剧里程碑式的《白毛女》的诞生,到2004年《木兰诗篇》的精彩演绎,其故事情节当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演唱都让观众印象深刻。其中,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更是中国歌剧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本文就以《党的女儿》为例,通过对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英雄性、阳刚性等特点以及描写中国歌剧演唱的字韵美、声韵美、情韵美等
浅析《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的人物塑造
作者: 邓文雅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艺术表现手法   女性形象  
描述: 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被高尔基誉为是"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他将他的笔触直接深入到女性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用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真实的心理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既鲜活又立体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们在生活境遇中释放情欲、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心路历程。本文以茨威格著名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作为研究文本,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茨威格在这篇小说里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
< 1 2 3 ... 37 38 39 ... 80 81 8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