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64 条
-
简论《半生缘》中悲剧女性形象的美学内涵
-
作者:
张天一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内涵
悲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的文字总是透着浓重的悲凉、化不开的薄雾旧愁,像一把尖利的刀,一点点在不经意间刺痛你的心脏。1948年,上海《亦报》上连载《十八春》(后改写并易名为《半生缘》),引发时人的阅读热潮。
-
从电视剧解读社会发展与女性形象变迁
-
作者:
杨蕴之
来源: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文本
文化镜像
社会变迁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电视剧解读社会发展与女性形象变迁
-
唐代小说女性形象对明清文学之影响
-
作者:
孔敏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小说
明清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唐代小说历来被研究者视为明清两代之前的最高成就。较之前朝的志怪、志人、杂事、杂传小说,唐代小说体现出更为成熟的小说创作意识,其情节曲折繁复、文章华丽优美、思想丰富深刻,尤为突出的是唐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已经完全超越了前代以叙事为主的做法,其优秀篇章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往往深入人心,具有真实性、复杂性、生活化的特质。为后世文学尤其是明清文学提供了丰富的人物原型系统,其人物塑造模式及手法也多为后者所借鉴。
-
女性形象与民族文化认同——以内蒙古新世纪小说为例
-
作者:
白瑞雪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认同
内蒙古新世纪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人物形象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文学作品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内容和方式需要通过人物来传达和表现,女性形象是表达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
-
魔鬼与天使之间——试论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骥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张爱玲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红玫瑰与白玫瑰》凭借其独特生动的人物塑造,在我国现代文学长廊中独树一帜。本文拟以张爱玲为研究对象,以其代表作品《红玫瑰与白玫瑰》为研究范本,探究小说女主人公王娇蕊与孟烟鹂的形象异同,以及在此之下,张爱玲的创作特质与颠覆性意义。
-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
理想爱情的不懈追寻者——《北极光》中陆芩芩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吴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芩芩
不懈追寻
女性形象
《北极光》
-
描述:
张抗抗的《北极光》塑造了一个单纯、善良、正直而富于理想和生活信念的当代女青年——陆芩芩,她在庸俗、市侩的生活环境下有过短暂的妥协、痛苦和挣扎,历经不懈的努力,最终找到了生命中“质朴的光”。本文通过女主人公陆芩芩在寻找理想爱情与婚姻的过程中,对具有不同生活态度的男青年的选择,体现了新时期在社会变革的推动下芩芩对新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目标的追求,这一形象的塑造既是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表现,又是女性在对男性的选择上由被动等待到主动追求的心路历程。
-
浅析新世纪以来抗日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基本类型
-
作者:
刘洪梅
来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题材
女性形象
电视剧
类型
-
描述:
在电视剧蓬勃发展的市场背景下,各类型电视剧层出不穷,其中抗战剧是一个受到大众喜爱的类型,特别是抗日题材电视剧.随着市场的同质化竞争,抗日题材电视剧在塑造女性角色上逐渐丰富,笔者将根据对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观看和统计,对剧中的主要女性角色进行分类描述.
-
赏析《雪国》中川端康成所塑造的女性美
-
作者:
刘清扬
朴正龙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雪国
女性形象
伤感之美
川端康成
-
描述:
《雪国》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名作,始于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具有醉心的“物哀”风格,具体到其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则很有“伤感之美”,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叶子和驹子两位女性形象,前者所描述的是凄冷的“伤感之美”,后者所描述的是野性的“伤感之美”。本文试就这两位女性形象的人性美作以赏析。
-
浅谈古代文学女性形象的当代启迪——以苏小小、关盼盼、柳如是为例
-
作者:
彭丹入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妓女
当代启迪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古代是等级森严的男权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基本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始于殷商的娼妓制度直到清朝还存在,妓女扮演着“人尽可夫”的角色。虽然地位低贱,但占据着男性生活中重要的位置,从布衣到士大夫,妓女是满足色欲的工具也是“知音”。她们有些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有些形象却历久弥新,一代一代的文人争先传颂。这些名妓身上有着值得当代人们学习的地方。
<
1
2
3
...
33
34
35
...
65
66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