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一千零一夜》女子形象
作者: 段智婕   来源: 金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形象   《一千零一夜》  
描述: 本文力图从《夜》女性形象特点出发,分析中世纪阿拉伯社会对女性的所扮演性别角色期待.不仅仅只是分析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理想妇女的道德标准和当时“好女人”应该警惕的不良品行,而且要找出这种社会性别设定背后的“潜规则”——男性话语具有决定权.男性主导而并非垄断,《夜》中一些女子拥有“男人味”——勇敢、战斗和睿智,有不输男子的治国之才,这折射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妇女并非完全淹没在男性话语中,她们也有在发声,只是过于微小,无法形成主流,话语权依旧在男性手中.
凯特·肖邦小说中的颠覆性主题
作者: 马刚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颠覆性主题   女性形象   凯特·肖邦  
描述: 凯特·肖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总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女性要么挣脱贤妻良母的束缚,要么远离婚姻的求索,追求经济与精神的独立;第二类女性以《暴风雨》里的卡莉丝特和《一个正派女人》里的巴罗德夫人为代表,她们勇敢地打破性禁欲,在婚姻之外选择性伙伴;《德西雷的儿子》中的德西雷和《一小时的故事》中的马拉德夫人,她们是与传统道德观念进行最彻底决裂的新女性,是第三类女性的代表。
左翼文学视野中的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
作者: 黄健   来源: 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侠义观念   梁羽生   女性形象   浪漫风格  
描述: 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梁羽生,其创作明显地受到左翼文学的影响。这突出表现在其以人民性为本位的侠义观、承担政治重任的女性形象,以及将历史理想化的浪漫风格上。这也正是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的独特性所在。不过,虽然深受左翼文学影响,但他的武侠小说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而是有着更多元化的思考与表现。对此展开剖析可使人获得对梁羽生武侠小说更真切的认识,并由此反思文学批评中因思考的模式化而造成的偏见。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看《女武士》中《花木兰》故事
作者: 陈纪威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花木兰故事   新历史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于1976年发表了《女勇士》而一举获得成功,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更是被克林顿赞誉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文学评论、批判家用不同的批评的方法、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相关的评论文章也有如汗牛充栋,但对于《女勇士》的阐述和研究还没有达到完整完全的程度。文章试图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文章中的女性形象,特别是文章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花木兰形象,从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看这部作品的对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从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的笔下体会女性意识
作者: 甄艳华   夏丽莹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英国   女性形象  
描述: 在西方的十九世纪前,男性作家一直主导着文学领域,由于当时的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她们受到的教育程度都亚于男性,所以在文学领域,女性长期处于空窗状态.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女性的文化素养被认为是一种“多余”,所以在大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描述了低下的女性形象,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女性文学的崛起意味着女性主义的发展,真正的女性文学起源于19世纪,众多的女性作家出现,摧毁了女性在文坛的空窗状态,用她们的笔控诉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等.在她们的笔下,女性改变了其一贯的温柔形象,表现
“回家”的诱惑:王海鸰婚恋小说中的女性呈现模式
作者: 张军民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家   模式   王海鸰   女性形象  
描述: "回家"是女性主义批评展开讨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因为"家"关涉着一组核心对立项:公共空间/私人空间,而女性主义的阐释空间恰恰在这组二元对立的裂隙中生成。本文拟以王海鸰的婚恋小说为对象,围绕"家"的命题探讨三种女性呈现模式:背景化生存模式、主体性回归模式和独立性凸现模式。在"回家"的不同变奏中,作者试图寻找女性从婚恋之绝境得以精神突围的新方向。
透视“她者”的镜像:《纽约时报》中希拉里·克林顿形象的呈现
作者: 张旺斌   来源: 中国报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拉里   《纽约时报》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运用性别理论分析了《纽约时报》对希拉里.克林顿的新闻报道,总结了其在新闻报道文本以及新闻图片文本中呈现的各种形象。通过分析,发现《纽约时报》对希拉里.克林顿的报道明显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字里行间透露着性别歧视,并且体现了对女性的符号贬抑。
“《左传》丽人谱”之许穆夫人论
作者: 高方   来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穆夫人   《左传》   女性形象  
描述: 许穆夫人在《左传》中的出场仅见于闵公二年不足十个字的叙述,但她的出现却关系到卫国的生死存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救卫国于水火的作用。同时,她的人生光彩也是在卫宣公无耻的新台之行和卫懿公无稽的好鹤亡国的灰暗背景之下展现的。
莽原上的血泪悲歌:《白鹿原》中鹿冷氏形象分析
作者: 海宁   逯明宇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鹿原》   鹿冷氏   悲剧根源   女性形象  
描述: 小说《白鹿原》中女性的命运是悲惨的。鹿冷氏作为一名弃妇,在屈辱境地中,对封建宗法制度进行了畸形的抗争,其最终结果是被男权社会以更残酷的方式进行了践踏和惩罚。文章从分析鹿冷氏的命运悲剧性入手,揭示了造成女性不公命运的根源依然是以封建礼教为标准的男权社会。
明清拟话本小说中的烈女形象类型初探
作者: 李停停   来源: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烈女形象   拟话本小说   贞节观   女性形象  
描述: 受明清礼教贞节观的影响,该时期拟话本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烈女形象,依据守贞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传统贞节观下的烈女和变通贞节观下的烈女两种形象,其中传统型烈女形象又可分为夫死殉节型、遇暴即死型等。烈女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明清时期贞节观对女子的摧残程度,作为当时社会官方思想、市民心态、女性心理的剪影,烈女形象是贞节观念极端化的产物。
< 1 2 3 ... 33 34 35 ... 87 88 8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