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狄亚、费德尔与蘩漪形象比较
作者: 徐伟   来源: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悲剧抗争   费德尔   美狄亚   女性形象  
描述: 妇女对悲剧命运的抗争在文学史上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各种压迫面前,女性表现出相似的反抗态势。美狄亚、费德尔与繁漪所处的时代不同,地域空间相异,但她们的遭遇与不幸、反抗与斗争却十分相似,在各自的婚姻爱情体验中都存在相似的精神压抑与极大的苦闷。
消失在欲望之间
作者: 何建平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菉竹山房》   舒展   欲望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菉竹山房》是一部因其诡异的氛围而出类拔萃的小说,小说中的每个女人,都像一朵烟花。一点点舒展开,开到花心,无论深埋了多少憧憬还没来得及萌发,就这样醉眼朦胧地跌落,散金碎玉的漫天余烬。千里之外,天空上有暗红的伤口,细碎如环佩空寂的扣响。
千古绝唱 异曲同工——《陌上桑》《木兰辞》艺术特色之比较
作者: 黄基秉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兰辞   陌上桑   女性形象   乐府民歌   艺术特色  
描述: 《陌上桑》与《木兰辞》是乐府民歌中的奇葩,千古流传,经久不衰。文章从民歌主题、人物形象、结构、语言等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两篇经典作品殊途同归的艺术魅力,彰显了我国古典文学中传统写作手法的艺术价值。
关汉卿《望江亭》杂剧品探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汉卿   《望江亭》   杂剧   戏曲人物   女性形象  
描述: 关汉卿《望江亭》杂剧品探
丁玲的悲喜剧——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杜晚香》
作者: 程锦   来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菲   丁玲   悲喜剧   女性形象   复杂  
描述: 丁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复杂的文学景观。20世纪20年代《莎菲女士的日记》使她斐声于文坛,40年代《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助她走向人生的顶峰,70年代《杜晚香》招来一片质疑之声。丁玲的创作呈现出如此不平衡的现象,她也在荣辱毁誉间经历了巨大的落差。这构成女作家一生的悲喜剧。但它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时代使然。
“美女”新闻主播
作者: 倪骏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现实   观众   美女   新闻主播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女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是受到超现实的完美再现的。美丽是她的惟一属性。她没有皱纹、疤痕和瑕疵。的确,她连毛孔都没有。她苗条,通常很高又有一双长腿,而且年轻。无论产品和观众是谁,所有电视中的美女都遵循这一标准。
孙瑜1930年代代表作品之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吕月华   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借鉴意义   审美追求   浪漫情怀   明朗乐观   女性形象  
描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中国电影迅猛发展的大好时机,对于在此期间迅速成长和成名的导演孙瑜来说,也是一个黄金时代。孙瑜在三十年代初期创作的《野玫瑰》等作品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其地位和意义不必赘言;作品中鲜活的女性形象也历来为观众所喜爱,然而围绕她们作比较研究的专门论述似不多见。基于此,本文将集中力量剖析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她们与同时代其他银幕女性的异同,借以体察孙瑜在社会抱负、女性审美等方面的独特个性。在二三十年代之交的中国电影生产界,“极有创新想法”的孙瑜,抱着谨严的创作态度,揭开其电影生涯。自1931年“九
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梁霖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张洁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描述: 女作家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 张洁的小说作品倾注了对女性的满腔热忱和深切关注,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张洁作为先觉者,其作品中贯注一气的女性现代意识。张洁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的现代衍进,作出了杰出的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这是张洁之于中国女性文学的意义,也是张洁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
论曹植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欧阳竹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洛神赋   文化内蕴   曹植   产生原因   女性形象  
描述: 曹植是三国时期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成绩斐然。其笔下多彩多姿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很重要却又缺乏整体研究的领域,本文综合运用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法,对曹植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全文分五章: 第一章:从建安时期社会状况、思想、风气的影响,曹植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以及前代文学成果的影响三个方面探析曹植笔下女性形象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以建安25年为界,将现存曹植作品中48位女性形象分前、后两期列表研究,又根据需要将其分为“德女”、“怨妇”、“美人”三类加以考察。 第三章:从女性形象的多样
赵树理笔下的女性形象新论
作者: 林巧云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中心意识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赵树理小说   农民文化  
描述: 赵树理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创作的文学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矿藏。但长期以来,诸多评论者研究的重点只集中于“政治”、“意识形态”、“农民文化”、“艺术形式”、“民间叙事”等问题上,而对赵树理作品中的“乡村女性”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即使有些评论者注意到这位男性作家在倡导“女性解放”的旗帜下,存在着男性中心意识的暗流,但也只是浅尝辄止,并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借用女性理论所提供的性别视角和重读策略对赵树理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揭示赵树理潜在的男性中心意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从而对赵树理文
< 1 2 3 ... 33 34 35 ... 60 61 6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