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视角下的《喧哗与骚动》
作者: 徐键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根源   女性形象   《喧哗与骚动》  
描述: 本文针对《喧哗与骚动》中威廉.福克纳所关注的妇女社会地位问题,分析了该文中三个重要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象征旧南方僵死的传统文化的康普生太太;反抗传统,追求真爱的凯蒂;象征着忠诚、忍耐、坚强、仁爱的迪尔西,并指出种族主义和清教传统是其产生的宗教和社会根源。
从文学到电影:浅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跨艺术表达
作者: 李欢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形象   陌生女人  
描述: 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其如泣如诉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的读者,然而其中塑造的无私付出的陌生女人形象却一直为女性主义者诟病。本文通过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小说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展现出当代女性电影的困境以及探讨发展当代女性电影的可能性。
试析亨利·詹姆斯小说中女性对欧美文化的态度:以《黛西·米勒》和《一位女士的画像》为例
作者: 丁璞   来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欧美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黛西·米勒》、《一位女士的画像》为例,分析亨利.詹姆斯小说中从新世界来到旧大陆的女性在面临欧美文化冲突时的文化取向。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入手,探析了坚持美国文化、欧洲文化寻根、反思欧洲文化,这三类不同欧美文化的态度。
张爱玲文中的女性生存状态探究
作者: 张炜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状态  
描述: 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独特的性格魅力,她们是一批普通又平凡的女性形象,尽管生活在新的都市,但最终都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与束缚。同时,在张爱玲的笔下对女性生存状态有着新的诠释与解读,这也是她在文学创作上的重要突破与创新。本文旨在探究张爱玲文中的女性生存状态,以便给今后女性形象的探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男子对虚拟世界中的女性依旧以貌取人
作者: Jessica   Griggs   王磊   王春莉   来源: 英语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拟世界   男子   女性形象  
描述: 虚拟世界中的女性形象如何才能得到公平对待呢?只能依赖真实世界的女人们了——男人们总禁不住要以貌取人。
当代中国官场小说中的男权中心意识
作者: 常慧娟   来源: 襄樊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场小说   男权中心   当代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叙写官场人事、描绘官员日常生活、揭露批判官场不良风气的官场小说大量涌现,这一现象显示出人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改革问题的严肃思考和深切关注。但新时期官场小说在张扬正义和民主、鞭挞官场丑恶的同时,也对男权中心意识表现出或隐或显的迎合倾向。这主要迹见于小说文本中对女性形象"妖魔化"的塑造方面。官场小说中的女性抑或是男性魅力的反衬,抑或是更高权力的象征,抑或是丧失女性特征的"异类",乃至是男性堕落的主因。这种对女性形象的否定性描写,可谓是残留着或抱有男权中心封建观念的曲折写照,理应引起警
温庭筠作品中的丝绸物事及其绮艳诗风
作者: 曾艳红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丝绸物事   绮艳诗风   温庭筠   女性形象  
描述: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中充满着密集的丝绸物事。丝绸物事与他诗歌当中的女性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丝绸对其刻画女性的外在形象之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描摹人物的居住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大量丝绸物事入诗是温庭筠形成"绮艳"诗风的重要原因。丝绸物事与温庭筠的作品形成的密集交融可以从社会及个人两个方面找到原因。
虹影家庭叙事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陈艳花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家庭叙事   虹影   女性形象  
描述: 虹影擅长于从家庭叙事角度考察女性本体,在她的笔下,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身体中醒来,从家庭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大胆追求她们想要的生活,体现出勃发和张扬的女性意识。这种真实、性感、可把握、无遮拦的女性意识,体现了人性的全面丰富和完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更贴近女性生存现状的人文关怀,具有积极意义。
走向毁灭的女性:老舍小说女性命运探寻
作者: 韦易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舍小说   自我毁灭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老舍的小说创作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世界,其女性形象的描写,或逆来顺受,或有所追求与憧憬,或想保持一点人的尊严而做的种种努力,最终几乎无一例外地走向了毁灭。小说通过描写那些善良女性的毁灭,从而达到对社会存在进行批判性认识和否定性评价的目的。老舍这样的命题,更充分地表现出老舍思想的独创性与深刻性。
论关汉卿杂剧中女性塑造之成因
作者: 闫博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汉卿   杂剧   成因   女性形象  
描述: 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杂剧。"且其特长,尤在描写女性,故其作品,就其今存者而言‘正旦’主唱者占三分之二强"[1]P197。本文从关汉卿现存的12种以
< 1 2 3 ... 31 32 33 ... 85 86 8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