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血橙》中女性形象
作者: 刘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血橙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约翰·霍克斯是著名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主题,常常能够引起读者深刻的反思。其小说形散而神不散,能让读者在梦幻般的世界中找到故事的发展线索。其代表作《血橙》中有两个性格价值观念完全不同的女主人公,而本文将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来研究分析这两个女性形象,分析她们的性格导致她们悲剧人生的必然性。
黑暗中的舞者——《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含冰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婆的日用家当》   女性形象   黑人文化   艾丽斯·沃克  
描述: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文学第三次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艾丽斯·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大女儿迪伊回乡探望母亲和妹妹的“寻根”之旅,表现了长期受到歧视、压迫的黑人文化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所受到的强烈冲击。本文通过对三位黑人女性形象的分析解读,探讨了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黑人文化的传承问题。
纳博科夫小说中俄罗斯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冯涛   宋健   石慧慧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纳博科夫   俄罗斯   女性形象  
描述: 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50年代后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得益于早年汲取了俄罗斯传统文学的养料,并与自身传奇般的经历相结合,打造出了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本文通过分析纳博科夫笔下俄罗斯女性形象,分析他早年的创作特点,剖析他对故土郁结于心的复杂情感。
浅谈建国初期中国画女性形象的特点
作者: 李咪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中国画   女性形象   特点  
描述: 建国初期,由于国家政权的更替,女性的独立自主成为了新时期的重要任务.受国家政策和西方艺术文化的双重影响,中国画产生了新的面貌,对劳动妇女和女英雄的描绘也成为了当时的主题,这一时期的中国画体现出了新中国女性的健康阳光、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等一系列特点,塑造出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为建国初期的中国画发展添上了重要的一笔.
纳博科夫小说中俄罗斯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冯涛   宋健   石慧慧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纳博科夫   俄罗斯   女性形象  
描述: 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50年代后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得益于早年汲取了俄罗斯传统文学的养料,并与自身传奇般的经历相结合,打造出了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本文通过分析纳博科夫笔下俄罗斯女性形象,分析他早年的创作特点,剖析他对故土郁结于心的复杂情感。
纳博科夫小说中俄罗斯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冯涛   宋健   石慧慧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纳博科夫   俄罗斯   女性形象  
描述: 内容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50年代后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得益于早年汲取了俄罗斯传统文学的养料,并与自身传奇般的经历相结合,打造出了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本文通过分析纳博科夫笔下俄罗斯女性形象,分析他早年的创作特点,剖析他对故土都结于心的复杂情感。
论冰心创作心理的变化——以女性形象为中心
作者: 张玉爽   来源: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变化   爱的哲学   冰心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2040年代,冰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不论是外部生活环境还是内在气质品性,都呈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而这种差异性体现了冰心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心理和个人思想上的变化。她笔下的女性不断走向真、善、美的历程,体现了冰心自身精神上的不断追求和升华。
当代国产都市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作者: 陈丽竹   来源: 中国文艺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塑造   都市剧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各类题材的国产都市剧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物形象的塑造决定着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女性形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当代国产都市剧中的女性形象,有利于了解我国当代女性在社会中地位和角色的转变,也对正确价值观、婚恋观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美文学评论对莫言女性形象的误读初探
作者: 吕争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言   英美国家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描述: 在英美的文学评论中,有对莫言文学作品“人性”的合理挖掘,也有将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看作是“东方主义”的误读,很大一部分英美得文学评论中都忽视了莫言作品中女性人物成长的背景环境,很多作品中女性在水深火热中不屈不挠进行反抗的事迹被英美一些评论视作是个性解放的西方文化。莫言在作品中歌颂伟大的母爱形象,不单只是个性解放,而是通过对单个女性的描写来呼唤中华民族的个性解放,是对民族“退化”的一种痛苦的呐喊,是对是人的警醒。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否被英美评论误解成为男性的附属品、牺牲品亦或是东方女强人,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王凌云   来源: 北方音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女性形象   悲剧角色  
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发表的著名小说,在当时,作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却在作者逝后得到了赞扬与肯定。在作品中作为男权社会的悲剧附属品,黛茜·布坎南、威尔逊夫人梅朵和乔丹·贝克,性格鲜明的她们深入读者内心。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对作品中的这三位被作者浓墨重彩塑造出的女性形象进行了一一解读。
< 1 2 3 ... 30 31 32 ... 63 64 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