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83 条
-
曼斯菲尔德和门罗家庭囚笼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刘君妍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门罗
女性形象
-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艾丽丝·门罗二人皆是女性短篇小说家,二位的笔触都着眼于女性人物,关注女性命运,且二人生与死的衔接,恰好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时间大体吻合。本文将以二人作品中家庭囚笼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为切入点,辅以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时代背景,微探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前后的女性命运,以期反思与展望。
-
以文学语言中介论试析《贵族之家》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郭梦栩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语言中介论
女性形象
《贵族之家》
-
描述:
文学语言中介论强调把文学看做各种要素普遍联系的整体和过程,语言是中介。以中介论分析《贵族之家》中的女性形象,表明富于屠格涅夫特色的语言中介,在树立作品的文学价值方面不可忽视,在作者对读者的影响中不可或缺,在读者对世界的进一步影响中也必不可少,从而使作品的文学生命成了一个整体和过程。
-
从《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看魏晋时期的女性观
-
作者:
赵莎莎
来源: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女性观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
描述: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描写了许多独具魅力的女性,她们或有德有才,或有貌有情,或善妒;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出魏晋时期重视女性才华和胆识,重视自然真情和品藻的独特女性观。这种女性观的形成,既是动乱社会对女性形象的要求,也反映了传统男权观念下对女性的一贯诉求。这种女性观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女性在男权体制下的地位,但从中可以窥见这些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得到极大提高。
-
论《指尖上的音符》中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影响
-
作者:
康亚慧
卢剑波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影响
电视电影评论及其它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
描述: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传播时代,报刊、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门户网站等传播媒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无一不和大众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传播是社会舆论不可缺少的载体,对社会性别的认知有着深刻的影响。女性既是大众传播的传播者也是受众,大众传播在发展过程中对推动女性思想观念的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同时因为大众传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也造成了对女性形象的歪曲误解。
-
浅析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的形象建构——以电影期刊中的女星形象为中心
-
作者:
郝思佳
来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民心态
女性形象
电影期刊
-
描述:
电影是展示民国上海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而民国电影期刊则是反应这个窗口的重要文本。在都市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市民心态是矛盾而复杂的,这种矛盾性在当时电影女性的形象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并在电影期刊中以文本及图片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市民对女明星形象及职业技能的要求,同样体现了市民面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时的复杂心态。
-
论《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基于拉康的符号阶段理论分析
-
作者:
桂花
来源:
雪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符号阶段理论
女性形象
《女勇士》
-
描述:
拉康的符号阶段理论认为人的社会性别由后天的文化决定,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女性的身份和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文学作品中女性的不同性格特征往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质,也折射出作者本人所处时代的文化思潮。《女勇士》是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自传体小说,塑造了具有不同社会性别特征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生境。本文重点分析了《女勇士》中“无名姑姑”在中国父权制文化下的悲惨命运,及“我”在中国父权制文化和美国女权主义文化夹缝中的艰难成长历程。
-
通过《满城尽带黄金甲》解读《雷雨》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
作者:
樊雪君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宿命
悲剧
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话剧《雷雨》是我国话剧史上公认的经典之作,其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将中国悲剧文学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而《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张艺谋导演根据话剧《雷雨》进行改编的,其保留了《雷雨》的故事架构以及人物关系,但仔细观看、分析后会发现人物的形象以及作品本身的蕴意都有所改变。《雷雨》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便是三个女性的命运,本文主要通过《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相对应的人物形象来解读《雷雨》中三个悲剧女性的形象,旨在给广大读者一定的参考,加深对话剧本身的理解
-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黑塞作品《悉达多》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相尹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教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赫尔曼黑塞是一个以东方文化为特色的作家,其标志在于他将东方文化成功地融进到了他所创作的德意志文学。《悉达多》(也译作《流浪者之歌》)把东西方的世界观、宗教观融化在体验中,以独特的方法追究人生的终极疑惑。把作者与世界的感情表达的十分透彻,可以说是黑塞所有作品中的代表作。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该小说,从作者对Kamala的命名、世人眼中的Kamala形象、现实的宗教压迫及作者的女性观,四个方面分析作品中出现的女性形象。
-
巴金笔下的天使型女性——《家》中青年女性形象初探
-
作者:
袁静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巴金
爱的实质
女性形象
-
描述:
巴金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用犀利的笔锋向世人揭露了社会中不为人知的东西,亦或是为人所不屑的事实。作为男性作家,他用特有的笔调叙写了许多动人的女性形象。她们善良、忠贞、可人,但是她们作为从属于男性的第二性,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本文从女性的角度来剖析他笔下的人物,她们对待爱情,以及男作家派定给她们的爱的哲学,她们的受难与死亡,都将成为控诉罪恶社会,封建家庭的有力证据。
-
迟子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
-
作者:
王玉玲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额尔古纳河右岸》
女性形象
迟子建
小说
-
描述:
迟子建的小说和散文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对迟子建小说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对该类形象较深层次的生存及精神层面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对其小说中的女性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其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统文化精神的守护者、新时代精神的追求者、民族文化精神的守护者。
<
1
2
3
...
30
31
32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