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论海明威的妇女观
作者: 郭伟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文化   海明威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描述: 论海明威的妇女观
瀬戸内晴美の『花芯』について
作者: 嵇蕾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花心”现象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濑户内晴美  
描述: 瀬戸内晴美の『花芯』について
《绿色窗帘及其它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杨新慧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尤多拉.韦尔蒂   《绿色窗帘及其它故事》   女性形象  
描述: 《绿色窗帘及其它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
论《人民画报》(1950-2014)封面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者: 闫汇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民画报》   封面   女性形象  
描述: 国家媒体肩负的是国家对内和对外宣传服务的使命,封面对杂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如何选择封面图片上,人民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徐步曾说:“《人民画报》选择封面图片有三个标准:一是亮丽夺目,二是耐人寻味,三是与众不同。这个标准既讲形式,又重内涵,且追求差异。”那么,作为国家媒体的《人民画报》是注重市场效益,严格按照“封面决定论”来选择封面女郎,还是注重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有意识地选择女性图片当封面呢?本文以《人民画报》自创刊以来至今(1950-2014)的封面女性人物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作为国家画报的《人民画
赛珍珠《母亲》中女性形象的修辞学研究
作者: 刘丽昀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小说修辞   《母亲》   女性形象   赛珍珠  
描述: 美国作家赛珍珠因其中国题材的众多文学作品而获得了世界的关注,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通过她的文学作品许许多多美国人了解到中国。赛珍珠的长篇小说《母亲》是她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中国皖北农村为创作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中国农村“母亲”形象;佩尔·哈尔斯特龙在诺贝尔奖授奖辞中,赞誉该书中的“母亲在赛珍珠的女性形象中是最完美的,这本书也是她最好的一部”。于是,国内外学者纷纷从各种角度来研究这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其主要的研究视角包括中美文化、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涉及小说的叙事
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变迁研究
作者: 朱顺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解放   文化反思   现代女性作家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时期,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新旧交替,由此引发了女性对自身身份的焦虑与不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最先觉醒的男性知识分子的启蒙引导下女性再现自我的能力与权力得到了实践。这一语境决定了女性写作的双重性。在这一时期,女性知识分子迫切需要重整性别秩序来确认和男性之间的性别差异,于是,女性作家对自身形象的设定和想象,一方面囿于传统男权制社会的规约,必须压抑自己真实的生命需求和体验,按照时代主流话语的走向与节奏、迎合男性欲望来调节自己的写作,参与对于启蒙、革命、民族、国家等宏大叙事话语的构建,以此来分
“十七年”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马晓培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   文化内涵   意识形态化   文学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十七年”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
对樋口一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考察
作者: 余湘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樋口一叶   日本文学   日本明治时期   女性形象  
描述: 樋口一叶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一生虽然极其短暂,却给我们留下了诸如《青梅竹马》、《浊流》、《十三夜》、《自焚》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被日本文坛誉为“天才女作家”,尤其是她的代表作《青梅竹马》轰动一时,被视作她文学生涯的顶峰之作,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文学地位。另一方面,樋口一叶也被日本文坛定位为尚未觉悟的旧式日本女性,只是一味地哀叹女性的不幸,而不会以开放的、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日本的女性问题。本文认为,樋口一叶在其创作生涯中,实际上完成了两次大的飞跃,除了一般所认为的以《青梅竹马》、《浊流》为代
论品特戏剧中的政治性
作者: 杨晓雪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品特戏剧   政治性   权力   荒诞   女性形象  
描述: 哈罗德·品特被公认为当代英国最有影响力的荒诞派剧作家之一,其剧作通常被评论家分为早期“威胁喜剧”、中期“回忆剧”和后期“政治剧”三类。本文旨在国内外现有品特研究的基础上,以文本细读方式,结合作家生平及其戏剧主题风格,尝试探索品特各个创作阶段的戏剧中的政治性,指出品特绝不简单地是一个荒诞派作家,剧中的政治声音一直存在,在其早期和中期的戏剧中,政治性被巧妙地掩在荒诞之下。本论文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了品特的文学创作成就和发展阶段,并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体论证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着重探讨了品特“非政治”戏剧(
赵宝刚电视剧导演艺术研究
作者: 樊恒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赵宝刚   导演艺术   女性形象   主题表达   电视剧  
描述: 赵宝刚是目前中国大陆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电视剧导演之一。从1991年的《编辑部的故事》开始,十多年间他拍摄了一系列广受好评的电视剧作品。他作品的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回归到现实主义的转变。赵宝刚对情景喜剧、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这三种商业类型剧进行了成功的本土化改造,使得它们更贴近中国的现实国情,更符合国人的欣赏口味。其作品的主题可以分成三类:展现真爱的瑰丽,歌颂自由爱情的美好;关注青年人的成长,表达对两代人之间关系的思索;关注现实矛盾、颂扬社会正义。赵宝刚作品中的人物设置主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