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20 条
-
“悦己”时代来临了吗?——《世界时装之苑——ELLE》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作者:
李月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时尚杂志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对《世界时装之苑——ELLE》中女性形象的嬗变进行了研究。文章分别对内文和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内文中表现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三个阶段:知性形象阶段、秀外慧中阶段及性感率性阶段。这三阶段总体表现出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肯定和推动。而广告中呈现的女性形象却大部分是女性刻板印象,从中分析出男性霸权的依然存在和消费文化的倾向。
-
中国上古神话原型与广告中形象塑造:以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杨小竹
来源: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传播
形象塑造
上古神话
女性形象
-
描述:
神话原型理论源自心理学,它揭示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神话原型的存在。这种存在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广告的传播和接受行为也不能例外。本文以神话原型理论为理论工具,研究神话原型对广告传播者和广告受众的作用力,并特别关注如何有选择地利用中国神话原型进行广告中的形象塑造问题。为了使论题更具现实性和针对性,本文选取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为例。 本文选取中国神话的起源即中国远古神话系统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基于中国神话体系的复杂性、多样化及其与其它宗教体系之间的交叉性。比较而言,远古神话系统是中国神话的起源,它更真实
-
从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其“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轨变
-
作者:
杨雯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轨变
新现实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试图对毕飞宇小说创作中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进行梳理,运用人物形象分析、文本研究、对比论证等手法,分析其小说中具有特殊意味的诸多女性形象的演变历程,展现十六年来毕飞宇创作意图、审美向度的沿革与轨变,剖析其具有浓烈个人特色的“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过程。通过研究发现,毕飞宇16年创作历程中的女性形象可以按时期分为三个类型。一是从1991年到1995年的“历史写作”时期,其女性形象多数作为抽象的表意符号服务于强大的形而上哲思,随之而来的是作品创作风格上感性表达与理性哲思的相对疏离,这一时期,毕飞宇因这种鲜
-
男性视角与女性形象——米格尔·德利维斯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周姣贵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米格尔·德利维斯
女性形象
男性视角
-
描述:
米格尔·德利维斯(1920- )是20世纪西班牙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巨匠。本文选择德利维斯笔下的女性形象作为切入点,纵向地展现二十世纪几个历史阶段女性这一特定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悲喜,理解男性文化视域对各个特定时期女性形象的塑造和理解。在对德利维斯小说中女性人物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将摘取德利维斯的五部主要小说,分别作为小说家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代表作,其中的四位女主人公作为一战前后、战后弗朗哥专政时期和弗朗哥去世后这三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和观察点:格雷戈利雅夫人——《拉长的柏树影子
-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韩国偶像剧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影响
-
作者:
范文清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国偶像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自从“韩流”袭入中国以来,对韩剧的研究便成为业内的一个热点问题。韩国偶像剧精美的画面拍摄,靓丽的人物包装,幽默浪漫的故事元素,使其在收视率上节节攀升。观看韩国偶像剧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的一种潮流。韩国偶像剧的成功使不少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探寻其成功的原因以推动国内偶像剧的发展。但是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不足之处。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解析韩国偶像剧中塑造的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以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来审视韩国偶像剧中隐藏的父权制理念及其对中国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为了使文章更具客观性,本文还采用了定量
-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杨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魏晋时代
-
描述: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她们继承了传统礼教规定的美德:对子女言传身教,对丈夫尊敬扶助,对妯娌雅相亲重;她们又对僵化的压抑人性的礼教予以抛弃: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女性都展现不卑弱的个性,都展现出不凡的才气,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公共场合她们都大胆表达真爱,在丈夫面前,她们还把女子妒忌的天性表露无疑。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在魏晋风雨中成长起来,当时的时风、士风又赋予了她们特有的个性。在她们身上折射出魏晋时代重门第的风气,士人蓄伎的风气,品评人物的风气以及佛教渐渐兴盛的状况。在她们身上透露
-
中国当代文学宏大叙事中的女性形象书写
-
作者:
王林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叙事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现代性宏大叙事
-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近二十多年来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极大地促进了女性写作的繁荣。一批女性文学批评专著陆续出版,一些研究女性作家作品的论文也不时见诸报刊。这些研究从女性文学史、女性写作、女性心理、女性经验、女性角色、女性批评的建构等角度对女性文学进行了探讨,取得很大实绩。然而,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大都局限于对女性作家作品的评论和研究,缺乏从性别的角度对古往今来作为主流创作的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的清理和批判,这方面仅有一些零星的论文,专著至今很少。李扬、蓝爱国等学者的研究涉及到了《山乡
-
芥川文学中的“恶女”形象
-
作者:
林琼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恶女论
非恶女论
女性形象
-
描述:
芥川分类描写了如“圣洁的愚人”系谱、“母亲”系谱等各种人物形象,而基于这些不同系谱的作品群分类进行研究是芥川文学界的一个经常性现象。芥川文学又尤其以其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多样性,而在对于芥川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探讨中,特别是关于恶女人物形象的研究一直是研究家们讨论的焦点。 《偷盗》中的沙金、《袈裟和盛远》中的袈裟、《丛林中》中的真砂一直以来被恶女论定论为手上沾满鲜血的恶女,这可以说是芥川文学研究史上一个比较明显的倾向。但是,近几年来,对于这种“恶女论”持反对意见的“非恶女论”学说有增多趋势,恶女论与非恶女论的论
-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刘向《列女传》
-
作者:
邹剑萍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向
列女传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面对刘向《列女传》这样一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妇女专史,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看待《列女传》的现代阐释问题。文中对《列女传》成书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妇女生存空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继而对《列女传》中涉及到的众多女子形象按照母亲形象群、女儿形象群和妻子形象群三大类进行归类和分析,以说明刘向或者整个社会对各类角色的理想和期待。最后对刘向《列女传》到历代史书《列女传》中女性形象群的流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探讨儒家社会对女性的塑造和规训。
-
当代流行乐歌词中的女性意涵探微
-
作者:
许剑如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行歌词
女性形象
性别研究
-
描述:
流行歌词文本因其流行性和大众化,承载着多种社会情绪的同时折射着多样的社会和文化心态。在歌词文本中蕴涵着斑驳复杂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态度,从中寻找现代女性话语,发掘现代女性视角,无疑是切实可行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同时也饶有趣味。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流行音乐”的定义和流行歌词的特征,以及流行音乐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现状,说明本文将结合相关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以性别视角切入流行歌词的文本分析,从“立”的角度探讨女性这一性别类群独特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眼光,做填补相关学术空白的尝试。第一章,分析歌词文本中爱情主
<
1
2
3
...
25
26
27
...
60
61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