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83 条
-
浅析朝鲜、韩国战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倩
来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动态
韩国战时小说
朝鲜战争战时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开始遭受空前劫难,于1953年7月27日宣告休战。在这期间朝鲜战争题材小说、韩国战时小说发展旺盛。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透视当时的社会历史,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文学动态。朝鲜韩国作品大都通过对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及特殊人物的描写来表现爱国主义及当时作家对战争的认识及观点。但是无论在朝鲜战争战时小说,还是韩国战时文学小说中,我们不能忽略的内容是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
-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彭贞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红楼梦》
《源氏物语》
女性形象
-
描述: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对日本文学发展影响深远。两部长篇小说都塑造了生动而美丽的女性形象,并对其中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有着强烈的同情心,都是关注妇女命运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都是描写封建社会贵族家庭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妇女的命运却是相同的,通过两部作品的任务形象之间的比较,可得知男尊女卑的思想贯穿整个封建社会,而且没有国家之分。《红楼梦》和《源氏物语》的作者都是现实主义者,他们都用现实主义的笔调写出了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
-
论日本女性主义文学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作者:
李先瑞
来源: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嬗变
日本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日本文学史上出现了数量较为可观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从明治时期清水紫琴的作品到现当代众多女性文学家的文学书写中,有不少包含着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和对女性解放的憧憬。但是,在这些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其刻画的女性形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有一个嬗变的过程。
-
“争到头,竞到底”——浅析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辟辟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竞到底”
“争到头
关汉卿杂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关汉卿的杂剧,以聚焦诸多矛盾的妇女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权豪势要的横行霸道和元代的典章旧制对女性的束缚,紧扣关汉卿肯定人的安全需求和爱的权利,塑造富于"争到头,竞到底"的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是他对元代黑暗社会统治下,人们所遭受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有力抨击,也是他为元代社会的黑暗谋出路的探索。
-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看沈从文的女性观
-
作者:
穆艺伟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位具有“女性倾向”、“女性情结”、和“女性崇拜”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塑造的大量的女性形象,在关注女性命运的同时,体现出了他自己鲜明而又复杂的女性观。在“湘西世界”和现代都市不同的情景中,不同的体验使他更多的站在人性论的角度观察和思考我国女性的问题,同时无法避免的男权思想导致了他笔下呈现出了矛盾的女性观。
-
五四时期男作家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再解读
-
作者:
谭梅
来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五四时期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
描述:
民国时期,女性形象在男性文本世界里已大体完成了从古代到现代的转换。民国男作家由于他们所处的令人忧患的生存环境以及现代精英知识分子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得不跳出传统的性别秩序范畴,思考并倡导与时俱进的性别话语。同时,现代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异军突起,在“民国机制”的场域下,男女对话的趋势已然开启,在这种局势下,男作家不得不调整自身的女性观。事实上,在文本中,他们对女性的理解力以及对女性意识的表现已经呈现出了大幅度的提高。
-
沈虹光革命战争题材剧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陈晶晶
来源: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意识形态
革命战争
女性形象
-
描述:
沈虹光作为新时期戏剧领域为数不多的女性剧作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作品。她的作品按照题材可以分为“小人物系列剧”“革命战争题材剧”两大类。在“革命战争题材剧”中,作者通过革命战争时期特殊的生活场景塑造了几位坚毅不屈、将生死置之度外、具有博大胸怀的女性,展现了女性刚毅果敢的一面。但是作者笔下的女性大都没有女性意识,一些“高大全”式的女性形象明显没有摆脱“十七年”时期官方意识形态的窠臼,带有鲜明的政治意味和主旋律色彩。
-
中国读者视域下的莎剧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常晓丹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接受研究
莎剧
中国读者
女性形象
-
描述:
论文以比较文学接受研究为基本研究方法,以改革开放以后莎剧女性形象在中国的接受状况为研究对象,以“少女”、“待嫁女”、“妖妇”三种类别为切入点,分析、归纳、总结莎士比亚七部戏剧作品中的八位女性在中国的形象定位;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接受心理出发分析中国读者偏好莎剧纯情少女和睿智待嫁女、忽视已婚妇女的原因;探微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及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
论许地山小说中的宗教色彩及女性形象文献综述
-
作者:
王磊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地山小说
宗教色彩
综述
女性形象
-
描述:
宗教文化影响了许地山的生命观。面对生活之难,存在之苦,许地山选择的不是逃避和弃绝,而是渴望在精神层面上去解决人生困境。他站在精神价值的立场上去审视个体灵魂,追求生命本质,探求人生的终极意义。爱情故事、异域情调、宗教氛围,是其创作特色;而宗教气息往往和女性形象塑造联系在一起,且在当时被认为是“带有厌世主义的味调”,但其所特有的宽容、超脱精神和人道主义关怀之心,却使得他的小说在悲天悯人的深沉之外,也带有哲学的解脱意味。
-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窦柳心
来源:
新丝路(下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化”
女性价值
女性形象
-
描述:
《红楼梦》作为一部鸿章杰作,超越了单一的表现女子闺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描绘女性的各种才能。大观园中的女儿们,钗黛有诗词曲赋文学之才,四春有琴棋书画艺术之才,平儿有口吐莲花伶俐之才,凤姐有运筹帷幄治家之才。此外,她们还通晓经史音韵、医学算术、天文地理等难度较大的知识与技术。曹雪芹对女性问题做了极为大胆的思考与开拓,他尊重女性,崇尚女尊男卑,因而他笔下的女儿们在多个方面力争摆脱男性的附属地位,突破了传统大家闺秀的固有模式。
<
1
2
3
...
23
24
25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