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独特的女性形象的魅力:《雾之旗》中的桐子
作者: 邵婧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   强韧   复仇   独特   女性形象  
描述: 松本清张是日本战后文坛最为重要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家之一。他经常把社会现实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对社会问题进行揭露和批判。19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松本清张创作的高速增长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松本清张加快了创作速度,同时执笔了多部作品。其中有为大家所熟知的《砂器》、《零之焦点》、《波之塔》,还有以真实事件为题材的社会小说《日本的黑雾》、《小说帝银事件》、《黑色的福音》等等。另外,在此期间,松本清张还发表了一系列历史小说。这些作品每一部都是作家的杰作,受到很高的评价。小说《雾之旗
女性解放的破产和对传统的回归:《白鹿原》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分析
作者: 李法玲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女性解放   破产   女性形象   回归传统  
描述: 1997年12月19日陈忠实的《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一时畅销不衰,评论界也众说纷纭。《白鹿原》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约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展现了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它描写了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斗争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戏剧。这种戏剧有政治的,有经济的,有伦理道德的,也有婚姻爱情的。在这一系列论述中既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黑娃、朱先生等男性代表,也描写了白灵、田小娥、仙草等一批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既有以白赵氏、吴仙草为代
尘埃中开出的美丽花朵:从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看其女性叙事的嬗变
作者: 于巍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境遇   心路轨迹   女性叙事   严歌苓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是对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始终关注女性命运,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觉得女人比男人有写头,因为她们更无定数,更直觉,更性情化”。但是由于作家本人的特殊生活经历,她更倾心于在充满压力、缺乏安全感、反常而又戏剧化的生态环境中塑造女性形象,这使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和爱情的困境。严歌苓以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致,展示了女性面对各种困境时的梦想与选择、迷失与挣扎;同时也用其独有的洒脱和爽朗,表现女性的坚强和韧性,使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完成了对他人的悲悯与救赎,也实现了自我
严歌苓小说论
作者: 刘红英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漂泊   知识分子   思想资源   女性形象   情爱伦理  
描述: 严歌苓是当代北美新移民作家中的佼佼者。考察严歌苓的文学世界,我们发现她并没有刻意追求形式创新与小说主题的新奇,而是在敏锐细腻的感受中捕捉复杂多变的人性。对人性本色的探究与深层关注,凝结在艺术之中的是强烈的审美震撼力。本论文在人性这一总体尺度下分六个部分来展开对严歌苓小说的阐释。首先绪论部分交待了严歌苓的生平及其创作分期,对目前学界对严歌苓创作的研究做了整理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本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论析严歌苓文学意识的生成,重在梳理严歌苓的童年经验对她从事创作的影响。以此来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
作者: 李冬梅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城市小说   城市文化   地域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文化包容了文学,而二者之间往往也是互为表达的。地域文化为城市文学著上第一层底色,城市文学同时也阐释着地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两者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表述城市人的生活,以各自的方式和优势表达着对世界人生的领悟和想象。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与异质性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建立在城市背景下的女性写作,因为二者之间交融共生的关系,又承载了包括特殊性别意识在内的更多的文化符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商品大潮和社会转型的冲击,女性写作以其对城市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把握,成为了城市文学的范
海岩小说中爱情元素的运用
作者: 苑锐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伦理叙事   叙事视角   女性形象   爱情元素  
描述: 海岩小说的叙事和对主题元素的运用,有着自身非常独到的表现方式。其运用爱情元素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以及利用爱情元素对故事情节的建立和推动,对叙述视角的灵活选择和过渡时的恰切遮盖,对客观叙事者的自觉选择和小说伦理叙事的建构,都使作品在受众那里产生了真实的阅读感受;在叙事情节与爱情元素的结合上,以及由爱情完成人物性格、人物特点的塑造上,也都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阅读兴趣,使其成为当代最成功的情节性小说。这种通过爱情元素对叙事情景的成功创设,使海岩小说不仅有了通俗文学“好看”的特点,而且在小说主题的深化、艺术
宏大历史中的女性叙事:解读《天下粮仓》
作者: 许晓春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历史剧   差异  
描述: 《天下粮仓》问世的时候正值中国历史剧热潮时期。由于受到观众的欢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或者叫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纷纷出炉,其中以戏说的历史剧居多。众多作品可谓鱼龙混杂,在繁多的作品里,打着戏说旗号而完全不遵循历史现实的作品不在少数。而作家高锋却并没有在经济利益之下走一条相同的道路,历史系毕业的他为自己的作品开辟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人物,还是本来在历史中并不存在的虚构的人物,都不让人感到陌生和厌恶。他们不是闭门造车过程里打造出来的生硬人物,而是在以尊重历史发展规律为创作理念的前提
论池莉小说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 郑志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生价值   生存意义   文化内涵   生存状态   女性人格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已经成为当代文学中一道多姿多彩的热点风景,她们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来观照社会,观照人生。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就一直密切地关注时代文化洪流的走向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用个体生命的触须探索时代和世界。她凭借自身的体验和敏锐的感受力塑造了一系列性格炯异的女性形象,勾画出一幅幅中国现代女性生存姿态的文化本相图,从而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来。 本文主要从四个大方面,即:传统依顺型,自我觉醒型,自立自主型和自我迷失型来对池莉小说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阐释出其中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蕴。并且从传统美德的依
张爱玲研究中的学术高地
作者: 周丽娜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文学传统   反抗   洋场叙事   传奇书写   女性形象   海派文学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1944年在上海出版。此时正值国难当头,全民抗战的艰难时期。而这时的张爱玲则一直处于文学抗战的时代大潮之外,醉心于她的洋场叙事与传奇书写,研究者注意到其创作体现出来“洋场性格”——物欲与情欲的叠加。随着女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一些研究者迅速地将其应用到现代文学研究之中。张爱玲作为一个具有现代女性意识的作家,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也逐渐为研究者所关注。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继承了海派文化与海派文学的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精神传统,并且取得了相当高的文学成就。严家炎先生就撰文探讨过张爱玲与新感觉派小说之间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