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玛格丽特·福勒《十九世纪妇女》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廖衡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福勒   《十九世纪妇女》   女性形象  
描述: 集中分析了萨拉.玛格丽特.福勒的代表作《十九世纪妇女》,旨在探讨该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和意义。《十九世纪妇女》颠覆了男权文化中传统妇女形象,构建了新的女性形象——"米涅瓦"和"缪斯"。福勒认为女性如同"米涅瓦"和"缪斯"的一个复合体,融入了两种相反却又相互交融的气质,即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能量与和谐力量与美丽智慧与爱的统一体。福勒对女性形象的新定义为女性争取平等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女性差异性理论,并且具有模糊的雌雄同体的理
产业化背景下中国武侠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崔倩倩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业化   武侠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武侠世界的腥风血雨、江湖武林的明争暗斗向来都是男人们纵横驰骋的天地,武侠电影虽然不会让女性处于"缺席"地位,但却通常把女性塑造成"被窥视者"和"弱者"的形象。虽然在电影走产业化道路的今天,女性形象在武侠电影中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在男权社会不会被撼动的前提下,武侠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依然不会有实质性的超越,女性的自我指认依然困难重重。
中国女性形象的建构与转折:对当代中国女性杂志的观察(英文)
作者: 张裕亮   来源: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大陆传媒   女性杂志   女性形象  
描述: 本研究采用符号学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妇女》、《家庭》、《女友》、《时尚·Cosmopolitan》四本中国女性杂志刊载的五个当代中国女性人物故事,得出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三种女性形象类型。检视这三类女性形象的深层意义,可以发现它们事实上蕴含了传统父权社会对女性片面价值观的社会迷思;同时,它们也在鼓励女性参与父权体制建构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
俄国革命进程中理想的化身:论“多余人”小说中升华的女性形象
作者: 谢舒婷   来源: 今日南国(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余人   理想追求   俄罗斯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19世纪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奥涅金这一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此后,"多余人"多次成为俄国名家大师们笔下的主角。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些作品中,"多余人"爱情中的女性形象丝毫不亚于主角,甚至有些评论家认为"多余人"的塑造是为了反衬这些女性形象的光辉和高尚。毫无疑问,在"多余人"小说中,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其艺术形象也成为了俄罗斯文学长廊中不可或缺的珍品。笔者认为,这些女性形象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是与当时的创作环境密切相关的。俄国革命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
论韩国当代电影中性别角色颠覆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黄佳宇   谈炜萍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颠覆   韩国当代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近年来,对于韩国电影的研究在中国逐渐的盛行起来,在许多国家民族电影陷入底迷状态时,韩国电影以高质量、高产量、高票房为亚洲电影的发展写下光辉的一页。本文是对韩国当代电影中出现的性别颠覆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指出出现这种性别颠覆下的不同女性形象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民族背景和观众审美期待,是韩国当代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不能完全证明是女性主义在韩国社会的发展。
意象的艺术: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及其表现
作者: 汪玉枝   来源: 外国语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女性形象   意象  
描述: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领袖人物,开一代崭新诗风的先河。他的许多诗作以密集的意象和深刻的意蕴刻画出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花的意象、诗、画、音乐互融的意象和快乐精灵的意象无不生动地刻画出女性美的特点,给读者以心灵的启迪和诗意的美感。
伊丽莎白:冲破樊篱的"醒狮":考琳·麦卡洛《呼唤》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陈菲   来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呼唤》   考琳·麦卡洛   女性形象  
描述: 澳大利亚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考琳·麦卡洛在《呼唤》中塑造了伊丽莎白、茹贝、内尔、玉等一批各具个性的女性形象。而伊丽莎白更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独特情感。小说中的伊丽莎白天生丽质,外柔内刚,追求个性解放,明显带有作家自身的影子。伊丽莎白形象的塑造显然受作家自身的经历和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
从《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看魏晋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作者: 羊瑜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冲击   儒家思想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描述: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很好地反映了魏晋这一特殊时期士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书中涉及人物五六百人,其中女性形象占了四分之一多。这些记载的女性与以往史书中的女性大不相同,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对传统的儒家思想有着大无畏的反抗精神。从这些女性的行为语言中,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儒家思想的相对衰微。
论女性形象的再现机制:对电影《时时刻刻》的文化解读
作者: 刘颖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时时刻刻》   再现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时时刻刻》是作为一部女性主义影片获得成功和被接受的。但是通过对它的文化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部艺术作品中,男性主导话语对女性形象再现过程起着潜移默化的置换和扭曲作用,而在文化研究中,代言人的身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考察前提。透过女性身份表现出的男权渗透才是女性文化中最为普遍的现象。
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论《废都》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郭萌   来源: 技术与创新管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废都》   传统价值观   女性形象  
描述: 对于《废都》这部作品,历来被关注的焦点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以及小说中有关性的描写。事实上,这部作品针对20世纪90年代社会上充斥着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情绪,引发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和挑战。小说通过对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等女性形象的塑造,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社会现状,体现了作者对所谓现代文明的本能抗拒和对受到挑战的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 1 2 3 ... 18 19 20 ... 82 83 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