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80 条
-
贝亚特丽采的隐退——浅论但丁第二乐章
-
作者:
解英兰
来源:
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
人类理性精神
理性力量
世界文学
《神曲》
宗教精神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人类精神
女性形象
哲理诗
-
描述:
凡是对世界文学有些了解的人,都会对贝亚特丽采在但丁创作和人生中的影响略有所闻,诗人对她真可谓殚精竭虑,皓首穷径。为我们所熟知的不朽诗篇:《新生》和《神曲》都是在贝亚特丽采的旗帜下诞生的。 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在但丁的作品中,贝亚特丽采隐退了十多年之久,(从《新生》问世到《神曲》的创作),而这一时期在但丁的创作和人生历程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但丁的三部曲中:贝
-
当今中国女性的取向
-
作者:
郭淑梅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六十年代
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运动
新中国
西方女权主义
家庭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中国妇女从封建社会束缚下逃脱出来还不到百年,其命运的变迁就已提供了说不尽的话题。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们高喊着"男女平等"和"妇女的独立首先是经济的独立"的口号,为女性走出家庭走上社会创造理论依据。新中国的成立又从法律上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权利,使中国女性成为西方女权主义者羡慕的偶像。六十年代
-
高跟鞋:有害的魅力
-
作者:
谭晓红
来源:
健康生活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跟鞋
公共场所
魅力
重新研究
女权运动
风行世界
女性形象
美国爱达荷州
科学研究成果
大众性
-
描述:
高跟鞋历来被人们视为时髦的象征,然而今天越来越多讲究穿着的女性对它嗤之以鼻。一度风行世界的高跟鞋,曾受到如此多的女人青睐而走俏市场,尽管穿上它是那样的蹒跚不便。而今,它正在受到冷落,曾经名嘈一时专门生产妇女高跟鞋的世界级大公司和设计家们不得不重新研究他们产品的大众性,
-
拥抱秋季
-
作者:
林志远
来源:
科学与生活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衣装
新古典主义
名牌老店
描绘出
田园诗
中腰线
调味品
时装设计师
女性形象
服饰
-
描述:
再没有比秋天更动人的季节了! 冬天的凛冽总是给人一身臃肿的装束而带来沉闷的感觉;夏日的款式虽有着浓烈的热情却免不了款式的单调;春季里的人们则忙于播种希望而无暇欣赏身上的服饰。唯有到了日渐清爽的秋天,一件件新衣服出现在女人的身上,那些厚薄适中、款色典雅的装束,既能描绘出她们优美的身线,也能展示出衣装的丰富和丰满。正因如此,我总是把秋装看作优雅的样板,就像在服饰的“画廊”里看薪娘的婚装一样。
-
加拿大广告基金会的《性别描绘准则》
-
作者:
安青虎
来源:
工商行政管理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行业
形象塑造
加拿大
咨询小组
女性形象
广告主
性角色
语言文字
广告基金
性别
-
描述:
加拿大广告基金会的《性别描绘准则》安青虎译管理历史《性角色形象塑造准则》,最初是由加拿大广播电视通讯委员会(CRTC)专门小组为规范广播节目的性角色形象塑造而制定的。加拿大广告基金会(CAF)代表加拿大广告行业,对加拿大广告行业拥有管理权,并进而拥有...
-
“妇女年”之后的思考
-
作者:
金一虹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妇女就业
行动纲领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1995年
电视报纸
-
描述:
据一位出版界的人士说,1995年的中国,出的最多的书是研究妇女和以妇女为主要读者的书;电视报纸最热门的栏目和题材是妇女;中国市民最关注的热点是妇女问题……这一切自然缘于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所以称1995年为中国的妇女子应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为做本世纪全球最大的一次妇女盛会的东道国而骄傲,为大会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然而我们不可能总停留在1995年。盛会给我们蒂来了
-
“家庭、事业我都要!”——宋春丽不讳“贪心”
-
作者:
管玉贤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艺术创造
家庭矛盾
女知识分子
河西走廊
文化素质
内心世界
女性形象
人格塑造
干事业
-
描述:
“家庭、事业我都要!”——宋春丽不讳“贪心”
-
莫泊桑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李屿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女主人公
最大幸福
作家
女性世界
死亡通知书
莫泊桑
女疯子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莫泊桑笔下的女性世界
-
台湾女作家风景线
-
作者:
葛山
来源:
科学与文化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台湾文坛
林海音
张爱玲
女作家
青少年
台湾作家
作品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自五十年代起,台湾文坛就崛起一群女作家,她们的作品获奖比例超过男作家,甚至比男作家的作品更畅销。五十年代,台湾还是封闭型的农业社会,台湾文坛出现许多女作家,有张秀亚、王文漪、艾雯、钟梅音、潘人木、张爱玲和林海音等。而这一代台湾女作家的作品基本没有摆脱我国传统女性文学的影响,多数表现女性婚姻的温情,张爱玲与林海音是这一代女作家的代表。张爱玲青少年在旧中国犬陆度过,她的作品多数
-
一支女人的歌
-
作者:
方非
来源:
书屋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屠格涅夫
《金色笔记本》
人的感觉
女权主义者
内心情感
女演员
电子游戏机
女性形象
性的角色
女性内心
-
描述:
女性到底是什么?除了社会分派给她的种种角色之外,除了适应这种种角色的内心情感之外,女性还是什么?女性内心到底还有些什么?常听一些女演员谈塑造某个角色、尤其是历史上知名女性的角色时说到这么一句话:“着重表现她作为女人的一面……”听完后总有些茫然,什么叫“女人的一面”?善良?温柔?母性?或者如屠格涅夫语“为爱情而生”?总之,“女人”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太浮泛,太不确切了。女人可以是贤惠的妻子,是刁钻的婆娘,是美丽的情妇,是淫荡的婊子,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