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41 条
-
论《围城》中唐晓芙形象的文学意义
-
作者:
李昊
来源:
长江丛刊(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抗战时代
唐晓芙
女性形象
-
描述:
论《围城》中唐晓芙形象的文学意义
-
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浅析
-
作者:
涂登宏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老舍
女性形象
-
描述:
老舍对旧社会的女性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关注,他的作品善于从伦理意识的角度来分析和展示女性命运,他通过多彩的笔墨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进行描述,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伦理意识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呼唤女性价值的复归。从女性哲学价值的意义讲,社会建设离不开女性真善美的人格魅力,宣扬和提升女性价值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是本文论述的主要目的。
-
谈当代伊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慧
栾雪莲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当代伊朗
女性形象
-
描述:
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伊朗的电影事业不断蓬勃发展。随着伊朗文化政策的转变和社会角色的开拓,女性在银幕上的形象从边缘化走向聚焦的中心。近年来,关于女性权利与地位的题材越来越受到伊朗导演的重视,大量反映伊朗女性真实生活状态的电影走向国际影坛。这些电影塑造了不同时期、不同生活状态、具有鲜明特征的女性银幕形象,为世人了解伊朗女性打开了一扇窗。
-
爱欲与文明:试论乔治·艾略特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齐雪艳
祁晓冰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牺牲
文明
女性形象
爱欲
-
描述:
本文通过对乔治·艾略特笔下女性形象的分析,阐释了在爱欲与文明的冲突中,文明最终还是会压抑女性对爱的强烈追求,最终女性会做出自我牺牲的人生选择。
-
边缘女性:浅析莎士比亚传奇剧《辛白林》女性形象
-
作者:
郑娜
来源: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辛白林》
女性主义批评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
描述:
此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手法对莎士比亚传奇剧《辛白林》中的女性形象伊摩琴和王后的分析,探讨在莎士比亚后期创作中所体现的女性观。进一步了解分析莎士比亚的后期作品中仍然没有改变的女性的边缘地位。
-
囚禁与突围——试析曹禺早期剧作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
作者:
张阳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期剧作
曹禺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主要介绍了曹禺剧作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各不相同的形象丰满立体、性格鲜明,如蘩漪是最典型的“雷雨”的性格;陈白露有澄明的梦想与黑暗的现实;花金子则是野性和喷薄生命的原始力量。
-
独特的“这一个”:《岭南逸史》中梅映雪形象
-
作者:
阳林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
梅映雪
《岭南逸史》
女性形象
-
描述:
《岭南逸史》中的女性形象标新立异,一直被认为是《岭南逸史》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中的梅映雪形象塑造最见作者笔力。在她身上集聚了貌美痴情的儿女情怀、冲锋陷阵的将军才干、惩恶救善的侠士风范和俏皮可爱的童真童趣。这一形象对后世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起着深远的影响。
-
当代香港女导演女性独立意识的变化
-
作者:
季娴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独立意识
香港女导演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严珊珊到王苹到如今的中国影坛,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内地思想观念的封建,女导演塑造的女性角色也只停留在温婉、贤惠或成为男人为国效力的工具之中。然而在接受外来文化较快的香港,女性的独立意识更早,也更强烈。香港的女导演们较早就开始建立自己的风格,并进一步发掘与探索现代社会的女性意识。本文中探讨的三位女导演就展现了三种不同的影片风格和自己对女性独立意识的不同理解。
-
论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艳琳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艾丽丝·门罗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形象是进入艾丽丝·门罗小说世界的最佳途径.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系列经历了从男权社会中女性生活空间和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到女性从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来找寻和建构自我身份,再到解构父权中心,重建女性家园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门罗以女性特有的关照方式和性别敏感切入到女性生活的内部,展示出女性个体对寻求人格建立的完整过程,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
中国早期电影音乐与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王思思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女性形象
左翼电影运动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特殊的兴盛与高潮期。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音乐的技巧和表现力也在不断增强,从初期模仿西方舶来音乐时期,到左翼电影音乐创作时期,再到建立中国的电影音乐创作体系,电影音乐创作技法和社会主题作用的不断发展,使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也产生了阶段性的变化,经历了从好莱坞式“歌舞女伶”到左翼运动中“独立战士”再到丰满的“现实主义女性”的递进式发展。中国早期电影音乐对女性银幕形象的建构和互文性,显示了其在电影艺术整体发展和时代变革中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1
2
3
...
12
13
14
...
63
64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