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女性形象在海洋民族祭祀舞蹈中的意义阐释
作者: 周虹伶   郭阿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祭祀舞蹈   意见领袖   中间人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原始宗教是它的一种意识形态,主要用来维系原始社会关系,部族的首领也许就是宗教里的巫师……原始宗教的特点是泛神的,而且人与神之间存在一种既是分体又能合体的关系”。[1] 首先,在原始
论《围城》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作者: 咸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主要探究钱钟书《围城》中的知识女性形象,以唐晓芙、苏文纨、孙柔嘉、鲍小姐、汪太太为例,揭示出了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
金庸小说女性形象研究近五年(2006——2010年)的评述
作者: 王西军   谢菲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庸小说   研究评述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再次兴起,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作者通过阅读近五年来金庸小说女性形象研究文献,把近年来金庸小说女性形象研究分为三类,即传统女性形象;现代女性形象;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女性形象等,并对上述形象的分析做出相关评述。
《道德经》与《圣经》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柴青青   李慧敏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经   圣经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描述: 十九世纪末的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之后,女性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也重新审视前人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女性意识。《道德经》与《圣经》这两部经典著作中提到的有关女性的问题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两者的对比分析甚少,本文就尝试将两部著作中有关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地位的描写进行对比,去发掘中西文化对待女性问题的异同。
曹禺女性形象的悲剧必然性:繁漪与陈白露的比较分析
作者: 彭新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自由   悲剧命运   曹禺   女性形象  
描述: 《雷雨》中的繁漪和《日出》中的陈白露是曹禺精心塑造的两位现代知识女性的形象,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悲剧必然性,既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又反映了深刻的历史规律。
重塑爱尔兰女性形象
作者: 张奕   皇甫卫华   高晓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克尔妇女》   爱尔兰女性   伊凡·博兰   女性形象  
描述: 伊凡·博兰是爱尔兰著名女诗人。她不认可爱尔兰传统诗歌所塑造的被低估、失去了自我身份的爱尔兰女性形象,致力于在诗歌中重塑爱尔兰女性的新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了博兰的《阿克尔妇女》一诗。在这首诗中,博兰描写了在爱尔兰历史,尤其是爱尔兰诗歌中被遗忘的女性角色,藉此展现了真实的爱尔兰女性形象。
大众文化视野下中国大片中的女性形象流变与思考:以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为例
作者: 朱培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消费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轰动效应波及甚广的《金陵十三钗》似乎已接近尾声。尽管在国际认可上遭遇滑铁卢,但从国内电影人士的褒奖以及电影爱好者孜孜不倦的好评,虽带有政治历史因素在内,但以女性这个独特视角讲述,还原性比较强,普遍得到国人的认可。本文就通过这部影片中女性形象的设定,来释解一下大众文化下观众对女性角色的期待视野。
解析《西厢记》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全朝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西厢记》   女性形象  
描述: <西厢记>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品之一,塑造了崔莺莺、老夫人、红娘三个光彩照人、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虽然形象各不相同,但她们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具有封建时代女性的共性和真善美的特征.
浅析《奥瑟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鲁慧   张原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瑟罗》   反抗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奥瑟罗》作为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重要悲剧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重要地位。历来对它的阐释也如汗牛充栋,众说纷纭。而本文则从两个方面对这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试图阐明这些女性形象的独特意蕴与价值。
范尼与白流苏——奥斯汀与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对比
作者: 王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范尼   女性形象  
描述: 简.奥斯汀描写18世界英国乡绅阶级有闲有钱的家庭,一个小镇的三四户人家嫁女儿的悲欢离合就撑起了她所有故事的血肉。在20世纪的中国,同样也有一位女性作家在她的短篇小说里写尽中国女人悲欢婚嫁梦。东西方两位女作家奥斯汀与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出诸多的共同点。
< 1 2 3 ... 10 11 12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