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崇拜”与“男权中心”的对抗-《高老头》性别文化阐释
作者: 文艺   来源: 俪人(教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男权中心   《高老头》  
描述: 从性别文化的角度阐释,《高老头》里面存在着两种思想倾向.从高里奥老头将女儿作为生命的中心、拉斯蒂涅克狂热地追求贵族女性,可以看出文本的“女性崇拜”色彩;而从文本的以男性为焦点的叙述视角、大量悲剧型女性人物形象、作家的女性价值批判之声,又能明显地体会到“男性中心”的存在.本文首先将对于“女性崇拜”以及“男权中心”两种观点,在原文中找出依据进行分析;接着,本文进一步比较“女性崇拜”与“男性中心”两种思想,发现“女性中心”只是表层,实质仍是“男权中心”.
东正教文化影响下巴金作品中的女性崇拜意识
作者: 范水平   倪小淆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金作品   女性崇拜   俄罗斯东正教  
描述: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深受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的影响。而对巴金的小说创作影响最大的,则是极富俄罗斯特色的东正教文化中独有的女性崇拜的文化传统。巴金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近乎完美的女性人物形象系列,其中所彰显出来的女性崇拜意识与他所受俄罗斯东正教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男权视角下解读林语堂的 《京华烟云》 的女性观
作者: 李术华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男权视角   女性观   儒道合体  
描述: 林语堂一生关注女性命运,他的多部作品浸透着对女性的崇拜,其中尤以《京华烟云》为甚。《京华烟云》被视为现代版的《红楼梦》,刻画的近百个人物形象中女性人物过半,她们或被褒奖、或被膜拜、或被同情,充分体现了作者在现代思潮影响下人道主义的先进女性观。但受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其先进的女性崇拜观念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竹取物语》中的女性崇拜探究
作者: 何小凤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赫映姬   竹取物语  
描述: 女性崇拜思想是日本本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文化,贯穿了日本的古代史。平安时期成书的《竹取物语》,上承日本神话传说的女神崇拜,下启早期物语创作的女性文学模式,是女性崇拜意识在父权社会的一个延伸。
幸福的秘诀:论《小妇人》中的家庭伦理
作者: 王路瑾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崇拜   家庭伦理   母亲身份  
描述: 路易萨•梅•阿尔科特(1832-1888)是美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家。她以质朴的笔触在其成名作《小妇人》(1868-1869)中描写了马奇一家温暖感人的家庭生活。她所写的儿童读物积极健康,被广泛认为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但是,从《小妇人》出版伊始,乃至以后的一百多年间,阿尔科特通常只被视为通俗作家,更确切地说,其作品被定义在儿童文学范畴而未能被视为严肃文学作品加以审视。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小妇人》在学术界的研究热度逐渐上升。但是,对于这部作品的文学研究多集中于主人公乔
苏曼殊小说中的女性崇拜和死亡意识
作者: 陈雪梅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死亡意识   女性崇拜   悲剧   苏曼殊   小说  
描述: 苏曼殊是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革命家、一位终生都未“破其禅定”的情僧,这些头衔使他成为文坛的传奇,但同时使得这位天才作家在文学本身上放射出来的耀眼光芒被有意无意地遮蔽,苏曼殊的小说本身的魅力并不在于其中的革命进步倾向,反封建意味,更不是因为其情感轶事才吸引人眼球。我们只有从美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对文本进行认真分析,才能对这些小说做出真正属于作品本身的正确评价。因此本论文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苏曼殊创作的小说上,结合具体的文本细读,揭示小说背后隐藏的女性崇拜情结和死亡意识,并探寻其成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学术界研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