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小姐你早》与《偶然2:头舞足蹈》看中俄当代女性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作者: 刘雅悦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女性小说   《偶然2:头舞足蹈》   《小姐你早》  
描述: 中国女作家池莉的小说《小姐你早》与俄罗斯女作家奥克萨娜·罗布斯基的小说《偶然2:头舞足蹈》(《Casual 2:пляскаголовойиногами》)皆为反映社会转型时期两性关系的当代女性小说,二者透过女性的视角描绘了该时期两性关系的矛盾与突变。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男性形象以及两性关系的对比与分析,可揭示它们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探究两国两性关系形成的原因,衡量其利弊,并唤起当代女性小说中对于两性关系更多的内省与建构。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女性——论中国现代小说女性意识的建立
作者: 陈绪石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新女性  
描述: 在新文学初期的女性小说创作中,作家以男性为主,它们的主要意图是以女性的悲剧来批判封建男权文化,强调女性解放的必要性。稍后的女性小说则在此基础上倡导女性主体意识。茅盾笔下涌现出一批革命女性,但为女性小说确立典范的还是女性作家,她们塑造的女性才是现代的、建立了女性意识的女性。女性小说不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而且,因为男女作家各自思考问题的视角有差异,故小说里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的特征。
张爱玲探析女性生存意义的独特视角
作者: 马琳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小说   生命价值   视角  
描述: 中国现代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是被拯救被启蒙的对象,或是协助男主人公平衡精神危机的媒介,她们自身的心理欲望反而很少得到重视。张爱玲深刻的意识到女性的他者地位,因此对女性命运以及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和对这种没有出路、无法拯救的命运的悲剧意识也就构成她的文学作品的基调。
《S.》:厄普代克式的女性小说
作者: 宋德发   黄晓辉   来源: 燕赵学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   厄普代克   女性小说   女权运动  
描述: 以写男性小说见长的厄普代克为了平息女权主义批评者的不满,断断续续地写了四部女性小说,表达了自己对女权运动的回应。《S.》作为他的第二部女性小说,塑造了一个离家出走的女性形象——莎拉。莎拉对男性的批判和自我反思代表了女权运动的基本内容。但出走以后的莎拉照例没有找到出路,她被男人阿汉特的利用传达了厄普代克对女权运动的冷静思考:女性用这种方式似乎无法逃脱男性用几千年的时间编织的无形大网。
论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承继的女性书写传统
作者: 廖冬梅   陈红旗   来源: 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主体性话语   书写传统  
描述: 本文通过回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女性小说创作历史,寻找并分析了当代女性小说创作承继的四个方面的书写传统:一、对女性形象的立体呈现和“自传体”式的自觉运用;二、对巨型“寓言”的僭越;三、对“女性”和“人”的双重关怀;对“神性”叙事话语的反拨。
爱的理想、困惑与解答——论林真理子《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的文学主题
作者: 邢以丹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文学主题  
描述: 《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是日本女性作家林真理子的文学代表之作。这两部短篇小说皆再现了一个“爱”的主题,即自一开始的“爱的理想”,到恋爱过程中的“爱的困惑”,最终走出困境,找到“爱的解答”。通过这一主题的选择与建构,林真理子一方面打破了日本传统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深刻反映了现代女性追求自我、走向独立的精神轨迹。
蕴藏在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世界探索
作者: 贾利博   穆阳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救赎精神   严歌苓  
描述: 提起当代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女性作家,不得不提到严歌苓,她创作了很多经典、熟悉、令人钦佩的女性人物,形形色色女性的心理活动、生存状态跃然纸上,让读者过目不忘。很多学者在分析严歌苓塑造的女性人物之后,发现了她的作品中从精神层面体现出的女性主义精神,充满了东方女性的含蓄之美,令很多西方男人为之向往和迷恋。严歌苓小说里的女性世界,是充满自恋情结、迷惑的、天然的,是对男权的取舍与质疑,这也是探索女性精神世界的价值所在。
新世纪海峡两岸女性小说进城母题的叙事策略
作者: 王萌   来源: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女性小说   进城母题   新世纪海峡两岸  
描述: 进城是新世纪海峡两岸女性小说的一个重要母题,在叙事策略方面有三个独到之处:一是温情叙事下苦难、欲望、文化三种书写内容的交织。二是同一故事中两个进城女性人物的对比设置。三是基于平视的女性内聚焦叙述模式,从而彰显女性作者对叙事技巧的不懈追求及对女性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度思考。
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思虑—表征”叙事模式
作者: 李萱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女性小说   梦幻   表征  
描述: 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一思虑一表征”叙事模式不仅与女性人物的生命体验、内在冲突、生命意识等联系密切,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与作者的性别观念、叙事意图等有着复杂动态的关系。处于叙事模式核心地位的女性思虑梦幻,在文本中担负着女性人物的心灵表征的功能,以隐喻、象征的方式传达出梦幻主体的心理体验和作者的叙事意图,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小说文本的互文结构,显示出现代女作家在文学梦幻的视觉化表征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五四到抗战时期:中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毅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小说   抗战   五四  
描述: 从"五四"到抗战时期,中国女性作家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反映了女性视野中不同历史阶段男性的表现形态和性格内涵,展现了女性作家对男性的认识、想象、反思和批判的过程,折射出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由觉醒而失落再到独立的历史进程。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女性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失衡现象,即偏重于以作品中的女性为研究焦点,如女性人物形象、女性问题等,而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弥补这一女性文学研究中的缺失,把"五四"到抗战这三十年的女性小
< 1 2 3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