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陌生女人不陌生: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女性困境——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
作者: 朱格明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女性困境   精神分析   女性主义  
描述: 当代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已由被界定、被观看的第二性,逐渐步入重视女性自我表达与性别认同的现代社会,女性导演创作的女性电影更让女性从银幕边缘走向中心,《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在这转型期间涌现出的优秀作品。与史蒂芬·茨威格原著中男权意识的隐形书写不同,徐静蕾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将男性置于被审视、被讲述的客体而让女性成为电影的主体,对传统男权文化与意识形态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解构。陌生女人并不陌生,她只是万千女性的一个缩影,徐静蕾敏锐地洞悉了女性面临的困境与桎梏,她对电影的改编实现了女性由缺席到在场的历史进步
颂扬与压抑:民族叙事遮蔽下的女性困境——论徐訏小说《风萧萧》
作者: 张培   来源: 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訏   民族叙事   女性困境   《风萧萧》  
描述: 徐訏的成名作《风萧萧》集“浪漫与现实”于一身,描写了上海在沦为“孤岛”时期的一场波涛暗涌的谍报之战。对小说中塑造的三位女性形象以及作者在细节描写处的用笔聚散细作研究,可以发现遮蔽在宏大的民族叙事中的女性困境问题。这一方面关涉到作者的文学思想和性别话语的表述问题,另一方面又与男性想象、民族国家想象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很有必要从性别视域出发探究民族话语与男权话语是如何对女性困境进行遮蔽的,进而可以为女性主体身份的建构提出一些合理设想。
论《暗礁》中的女性困境
作者: 黄灵芝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暗礁》   女性困境   伊迪斯·华顿  
描述: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美国19世纪末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评论界关注较多的美国经典女作家。其作品《纯真年代》(1920)、《欢乐之家》(1905)受到美国大众的欢迎,相比之下,《暗礁》这部作品却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这部作品是其晚年遭遇婚姻情感困顿,游历法国巴黎时创作的。小说以空间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不同阶层的两位女性在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的人生经历。评论界对该作品的研究多结合华顿的情感经历,探讨作品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以及华顿对传统婚姻制度的看法,但对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