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作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叛逆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叶松青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叛逆女性
-
描述:
种种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使中国现代作家笔下出现大量的叛逆女性形象。文章从作家文本比较、归纳出叛逆女性形象类型模式,并对男女作家视角下的叛逆女性形象作研究分析,试图探讨其差异性及其原因。
-
论新时期女性文学作家的创作视角与审美技巧的独特性
-
作者:
于群
来源: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视角
女性作家
新时期
审美技巧
-
描述:
新时期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的创作视角,对生活的感受不再只是采取纯客观的描述,而是渗透着作家理性的思考与判断。她们变换着审美技巧,从现实生活中摄取动人魂魄的人或事,倾心于对世俗人生的探索,从而展示了关注社会、关爱人生这一深刻主题。
-
从《傲慢与偏见》和《简·爱》看当时英国女性状况
-
作者:
张丽
余礼娜
来源: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抗争精神
女性地位
-
描述:
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同为英国以描写女性文学而著称的女作家,通过对二者作品的分析,以及对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分析,透视了在十八、九世纪的英国,女性地位的低下以及受男性社会压迫歧视的状况。
-
从《一间自己的屋子》解读伍尔芙同时代女作家的社会空间
-
作者:
郭元波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学
空间
《一间自己的屋子》
-
描述:
这里从剖析弗吉妮娅·伍尔芙的名著《一间自己的屋子》关于女性作家的私人空间理论,揭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女性在创作中所承受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对女性文学的空间理论进行梳理性探讨,以求达到对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念的进一步认识。
-
40年代都市女性小说探微
-
作者:
孔惠惠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视角
女性作家
当代文学
都市小说
-
描述:
40年代,在《紫罗兰》、《万象》、《杂志》、《大众》等沦陷区的主要文学刊物上涌现出一个令人瞩目的女性作家群。她们包括张爱玲、苏青、潘柳黛、以及以施济美、汤雪华为代表的“东吴系”女作家。 这个女性作家群在沦陷区特殊的都市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在商业化的文学生产机制下,形成了与前辈都市女作家不同的创作姿态——“卖文”而非“作文”。她们在商业化的文化市场中积极配合杂志社、出版商的包装,游刃有余地自我推销,从而制造的不仅是文本本身,而是从一定程度上将自我形象纳入的文化消费品。 同时也形成了她们独特的创作视角——在家庭
-
民国女作家小说初探
-
作者:
刘茉琳
来源:
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民国小说
沈祖
石评梅
张兆和
庐隐
-
描述:
民国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一批女作家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努力。其中庐隐与石评梅小说的自叙传色彩浓重,第一人称、书信体、日记体小说比重大,是新文学以及现代女性文学发生时期的重要特征;沈祖的历史小说女性意识强,构思独到;张兆和的白话小说风格纯美。她们的创作都为后来的女性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国女作家的创作是中国女性文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同时也为推动中国白话文学的成熟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
论私语化写作叙事策略的魅力及缺失
-
作者:
车红梅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女性作家
私语化写作
第一人称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
描述:
随着社会变革尤其是人文思潮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陈染、林白、海男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私语天空,这是“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最引入注目、遭非议最多的一脉。”(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高教出版社1999版,第181页。)私语化写作包括个人经历、记忆、心理等女性深层意识空间所隐含的形态,是对女性世界更深刻、更透彻的揭示。作家们有着共同的思想背景,类似的生活经验,创作上面临着相同的文化资源,因而在叙事策略上表现出私语化写作的强烈倾向。[第一段]
-
论女性作家若干代表性作品中对母性的不同态度
-
作者:
陶涛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作家
母性观
生育观
文学评论
作家评介
女性主义
-
描述:
有关女性对母性应持有什么态度,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一直有所反映。随着上个世纪妇女运动的展开,这一问题更成为一个热门又棘手的话题。对待母性的态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昭示了现代女性所面临的困境的实质,即如何在坚守自我与奉献自我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对
-
虚幻与现实之间——评电影《洛丽塔》与《情人》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先玉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洛丽塔
虚幻
杜拉斯
女性作家
男性话语
玛格丽特
法国
作品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伯科夫的《洛丽塔》和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两部小说分别是这两位顶级作家最具影响的作品,发表时间分别是1955年和1984年。《洛丽塔》初稿投出之时虽颇多周折,因其惊世骇俗的畸恋在许多国家惨遭封禁,但后来在巴黎得以出版之后随即风行
-
市场化与女性文学的权力意识
-
作者:
吴风华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女性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觉醒
市场化年代
故事
权力意识
女性文学
文学方式
中国女性
-
描述:
西蒙·波伏瓦的《第二性》不仅在意识上刺激了中国市场化年代的女性文学写作,它还以女性意识书写的文学方式感动和启示了中国市场化年代的女性作家。但是,中国市场化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所表现的权力意识与西方不一样,中国女性主义的觉醒最早来源于文学,女性主义权力意识的觉醒最早也是在文学写作中开始的。在市场化年代的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义权力意识作为一抹或深或浅的底色呈现在各种各样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