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清女性戏曲作家的情爱书写
作者: 孟梅   来源: 中华戏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爱   追求爱情   女性作家   刘清韵   丈夫   明清   女性形象   剧作家   顾太清   戏曲  
描述: 明清女性戏曲作家单纯以爱情为主题的,有马守真的《三生传》、梁孟昭的《相思砚》、李怀的《双鱼谱》、曹鉴冰的《瑶台宴》、吴兰徵的《三生石》和《绛蘅秋》、顾太清的《梅花引》和《桃园记》,姚氏与其夫合写的
“疯女人”:女性作家的主体确认焦虑
作者: 任天华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曹七巧   疯女人   女性作家   张爱玲   焦虑   中国文学史   女性文本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疯女人”是19~20世纪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典型特征。无论是《简爱》中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还是托尼·莫里森笔下的“疯女人”秀拉,她们的疯癫无一例外都是男权话语压抑女性的结果。“疯女人”意象也成为中外文学史上评论家们持续热议的一个话题。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批评家格巴和吉尔伯特的见解独树一帜。她们在对于西方19世纪女性作家的研究中指出,疯狂的女性人物通常具有女性本身的焦虑和疯狂的意涵。因此,疯女人的形象吸纳了女性作家的愤怒与不平,并在这恐惧不安的形象中为她们自己以及笔下的女性角色创造出“阴暗复本”。在这个意义
评吴宗蕙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纪人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论者   近十年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社会批评   新时期文学   女性形象塑造   文学评论   评论家   小说  
描述: 近十年来女性作家风起云涌,驰骋文坛,成为新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当人们在惊嗟之余尚未悟出此中奥秘的时候,一批女性评论家又异军突起,与男评论家们分庭抗礼。在这一队伍中,吴宗蕙是引人注目的一位。她从事文学评论的时间不长,可已经写出了相当数量的文章,评论结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如书名所标示的,吴宗蕙的文学评论侧重于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她评过《红楼梦》中的黛和钗,评过《伤逝》里的子君和《边城》中的翠翠,更多的是
论《简爱》中男权统治下的“三面娇娃”:天使、魔鬼与人
作者: 朱彩云   黄丽双   来源: 教书育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男权统治   维多利亚时期   夏洛蒂·勃朗特   十九世纪   简·爱   女性形象   天使   简爱   思维模式  
描述: 在十九世纪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坛上崛起了一批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中以独有的女性主义视角,对所塑造的女性角色投注了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其中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更是被奉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范本。
论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繁荣的原因
作者: 邓楠   来源: 求索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极因素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狄更斯   妇女文学   十九世纪   乔治·艾略特   英国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觉醒  
描述: 论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繁荣的原因●邓楠19世纪英国文学史,有一个令人感到特别震惊的现象:那就是女性作家辈出,一共产生了30多位有影响的著名的女作家,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女性文学繁荣。其中受到马克思高度赞扬的有盖斯凯尔夫人和勃朗特姐妹。马克思把他们与...
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
作者: 徐成淼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新时期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  
描述: 新时期以来,随着女性意识的加强,女性文学迎来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与繁荣,显示出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鲜明色彩和时代力度。女性文学的繁荣,往往同女权主义思潮密切相关;五四时期是这样,当代新时期文学也是这样。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审美特点
作者: 陈冰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视点   女性意识   当代中国   女性文本   结构模式   男性文本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方舟》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从寻找女性自我到认识并回归女性自我,其视线是从外部世界回归到女性本体。在这一艰难的找寻过程中,女性文学逐渐成长,女性作家也一步步成熟起来。这一过程也是她们的女性意识从失落到回归,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随着女性意识的回归与强化,她们的文本在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上也浸润了越来越强的女性独有的特点。可以这样说,新时期女性文学已经开始了一场静悄悄的文本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革命,这场革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论庐隐早期创作中的“五四”风格
作者: 陆薇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题小说   苏雪林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冯沅君   社会氛围   早期创作   庐隐   女性形象   五四  
描述: 五四一声惊雷震醒了睡梦沉酣的国人,也使蛰伏于地下几千年的女性重新浮出历史地表,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的新纪元。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出现了冰心、陈衡哲、庐隐、冯沅君、凌叔华、苏雪林、丁玲等一大批新女性作家,形成了
别一种视角 又一番感悟——读肖淑芬的《女性的星空》
作者: 李万武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苏拉   女性作家   《简·爱》   女性视角   文学形象   学术立场   夏洛蒂·勃朗特   星空   文学艺术   女性形象  
描述: 别一种视角 又一番感悟——读肖淑芬的《女性的星空》
都市欲望中的浮沉与挣扎:张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灵特征
作者: 齐红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欲望   心灵特征   叙述方式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都市女性   “新写实”小说   张梅   城市小说  
描述: 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女性作家像张梅这样集中而深刻地展现大都市女性的心灵景观,或者换一个角度说,张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世纪末现代都市女性在无所不在的欲望冲击下的浮沉与挣扎的迷离图画。从第一次拿起张梅小说开始(这篇小说就是《这里的天空》),我就认定将有一种全新的素质出现在世纪之末的女性写作中,这种素质是包括小说表现内容和小说形式在内的全面概括。 一 从表现内容上讲,张梅的小说是地地道道的城市小说,这似乎不足为奇,因为就整个女性文学的题材选择来讲,城市表现远远多于乡村表现,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女性作家能像张梅这
< 1 2 3 ... 7 8 9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