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人物】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左传》女性人物形象及意义
-
作者:
吴美卿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左传》
女性人物
-
描述:
《左传》女性人物形象 ,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两大体系。其对女性形象的刻划是本着“劝惩”这个目的的 ,力图做到“书美以彰善 ,记恶以惩戒” ,并由此形成的艺术意义对后世叙事文学人物的刻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伍尔芙的女性观和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赵红英
来源: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意识
意识流
女性人物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芙以意识流小说著称于世 ,通过探析伍尔芙女性观的成因 ,探讨了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分析表明弗吉尼亚的女性观只能是对女性平等地位要求的平和的呼唤和努力 ,而她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绝非女权主义者所推崇的反叛型女性
-
试论司马迁《史记》对女性人物的记载
-
作者:
田文红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女性人物
-
描述:
《史记》有不少地方描述、评写了历史上的女性人物。笔者认为 ,司马迁笔下的女性人物对全面了解 ,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和历史或全面认识、评价司马迁和《史记》,均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内容。
-
海明威小说中的妇女及其社会性别角色
-
作者:
戴桂玉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妇女
海明威
小说
女性人物
-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以其简练、克制的“男性”写作风格和对男性的追求、观念、气概和友谊的生动的描写而闻名遐尔。他的名字与打猎、斗牛、钓鱼结下难解之缘,成为定型男子汉概念的同义词。他的小说及其个人神话中所表现的男子汉名声致使一些早期读者认为,海明威漠视女性,... >> 详细
-
男男女女换位对舞
-
作者:
李丽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时代
美人
男性人物
阅读感受
换位
流浪汉
泉华
男男女女
对舞
女性人物
-
描述:
男男女女换位对舞
-
不听女人言的下场?
-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日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大智大勇
男性人物
太平天国运动
下场
不听
石达开出走
不知所终
女人
西太后
女性人物
-
描述:
不听女人言的下场?
-
京剧的四大行当及其他
-
作者:
李军
来源:
四川文化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京剧
传统戏曲
男性人物
武二花
人物性格
花脸
扮演
大行
女性人物
表演风格
-
描述:
京剧的四大行当及其他
-
激情起落相关何处
-
作者:
马相武
来源:
光明日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叙事语言
潜在读者
写作策略
八十年代
破碎的激情
实验小说
七十年代末
起落
小说价值
女性人物
-
描述:
激情起落相关何处
-
安娜的血
-
作者:
何向阳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杂性格
心灵性
男性作家
角色化
繁漪
面具
安娜
脸谱
图腾
女性人物
-
描述: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百年来的女性形象,检索起来,存在两种被动,一种被动在男性笔下,图腾与禁忌之识,人物的被动性在脸谱——角色化;图腾式的“母亲”形象与祸水式的“妖姬”形象所表征的女性不仅划开了善恶的经纬——哪怕简单到图解地步,也将单人物置于某一理念的符号化境地,所以无论善、恶,人物的“被塑”性到了可以理念标本抹煞血肉性格的地步,虽也有兼有二者复杂性格的繁漪式人物,但大多现场化平面化结局化,性格是给予设定的,它已然成型,至于女性的内心,多不深入介人,看不出变化,纵有演进,也多线性、单向,男性作家致力于树立一种
-
林下风气:《世说新语》塑造的魏晋新女性
-
作者:
范子烨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族
精神风貌
风气
中国妇女
《世说新语》
新女性
圆融
志人小说
女性人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
-
描述: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世族女性为代表的中国妇女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在世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女子的个性、人格和感情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圆融的表达,女人的活动也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为女性人物设立了一个专篇,那就是第十九门:《贤媛》。其实描写女性的文字遍布《世说》全书,并不仅仅局限于《贤媛》一门。《世说》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的女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