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都市报案件报道中女性形象分析:以女性主义为视角
作者: 任屹寰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案件报道   关怀   都市报   女性主义  
描述: 社会上恶性案件发生的频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有关女性的案件报道也一直被各媒体追捧,不管是女受害者还是女性罪犯似乎都更吸引受众的眼光,那么媒体报道是否公平呈现案件中女性形象,还是只是利用女性这一角色来做卖点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男女平等不仅仅要求在政治权利上,也体现在各大媒体是否以平衡客观的方式描绘妇女在当今世界中的不同的生活和对社会的贡献,女性由于天性身体上的柔弱和自古以来被赋予的“观赏”功能而给予人的刻板印象即是男性的附庸、花瓶等,即使在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出多年的情况下,女性的一些刻板形象也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严歌苓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田姗姗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故事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女性主义  
描述: 严歌苓是当代著名的华裔旅美作家。她1986年踏上文坛,目前已经创作了大量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本,获得了十多项文学大奖和电影奖,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主力之一。她在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从女兵、女知青、女性移民到中国传统女性、当下的知识新女性等一系列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以严歌苓长篇小说中的几类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对其女性写作的意义进行阐释,并将严歌苓近两年的新作《妈阁是座城》和《老师好美》纳入研究视野,也对其写作缺陷略有涉及。本论文除过绪论和结语,共分三个章节。绪论的第一部分通过对严歌苓生平经历和
吕克·贝松电影中的女性情结探究
作者: 马兴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克·贝松   女性情结   双性合体   女性主义  
描述: 传统的男性主角则变成了女性身边的配角。他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女性角色,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观察,不难发现
女性文学史的书写立场及策略
作者: 闫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立场   策略   女性文学史   女性主义  
描述: 了一批富有建设意义的著作,这些研究成果为新时期女性文学史的重新书写与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经验。中国女性主义者在文学史书写与研究领域里不断探索,初步建构起女性文学史的发展框架,但这些创作存在着很多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马灵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许鞍华   人道主义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许鞍华是香港新浪潮导演的重要代表,影片《女人四十》的成功让她迎来了导演生涯的第二个高峰,自此以后,她的影片多以女性为描写对象。许鞍华作为一位女性导演,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其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较为独特的一面。本文在分析其影片中女性形象的基础之上,探讨许鞍华影片中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关照女性的立场和姿态。第一章绪论部分中,首先是关于论题的界定,将许鞍华电影创作进行前后分期,以及介绍划分的依据和意义。其次,结合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内地和港台两方面的研究资料,介绍当今学术界对许鞍华及其电影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本文所
严歌苓小说中的“文革”书写
作者: 刘婷婷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域视角   人性   “文革”书写   严歌苓   女性主义  
描述: 严歌苓的小说以其特有的深度在国内外文坛上颇具影响力,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移民作家,严歌苓的创作眼光兼有亲历国内历史的深度,又具国际化视野的广度,同时也显示出女性视角下独特的细腻柔和,这些特质致使她的作品极具可读性。严歌苓少女时代在国内亲身经历了动荡荒诞的“文革”,这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以种种不同的方式、题材重现在她的作品中,再加上海外生涯带来的开阔视角,她的“文革”小说可谓是独树一帜。本文试图从严歌苓的“文革”书写入手,以其在“文革”描写中的人性思考、视野扩大及女性视角为基点,相对较系统地梳理其涉及“文革
第二次浪潮之后:1980年代以来的性别文化景观
作者: 桦桢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保守主义   父权制伦理   后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在1960年代爆发,在1970年代达到高潮,并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退潮。进入1980年代,保守主义复兴,保守主义势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于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全面
托尔斯泰笔下女性人物形象的性别文化阐释
作者: 王永奇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被阉割的女性   男权社会   现实主义   他者   女性主义  
描述: 中,笔者主要以女权主义理论兴起时期的代表理论为参照系,兼及性别社会学等理论,在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女性主义形象批评方法,对这三大女性形象进行新的解读,总结人物形象的演变轨迹,探讨形象演变
国产热播婆媳剧的人物群像解析
作者: 宋婧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婆媳剧   女性意识   男权思想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小荧屏,大社会,电视对现实生活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关注、它对社会近乎原生态的展现,使喜欢看电视的的人们已习惯从电视节目中寻找生活的密码。电视剧作为大众广泛喜f爱的一种电视文艺形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表达着特定历史时期观众的“深层集体心理”,同时以其承载的意识形态“询唤”大众,建构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在日益丰富的电视剧类型中,表现家庭日常生活中婆媳之间微妙关系和矛盾冲突的为题材的婆媳剧脱颖而出,成为当下家庭伦理剧中的主要类型。1997年播出的电视剧《婆婆媳妇小姑》,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拉开了国内婆
对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白鹌鹑》、《菊》和《紧身甲》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柴颖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鹌鹑》   《紧身甲》   约翰·斯坦贝克   女性主义   《菊》  
描述: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第六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他对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艰苦动荡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的生动描写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名誉。他的大多数小说都反映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他常常深入到人性的深处来描写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因此,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和人性中的“善恶”斗争成了斯坦贝克小说中常见的话题。他的小说人物也大多都是个性鲜明的劳动人民。他们经历过艰苦磨难,生活备受歧视和压迫。但在斯坦贝克的小说中,他似乎只关注男性所面临的问题。这使得很多研究斯坦贝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