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张洁和朴婉绪20世纪80年代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
-
作者:
李洁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是中韩两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口益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世界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中韩两国的女性主义文学也逐渐繁荣发展起来。中韩两国女性作家也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快节奏迅速地从边缘
-
悲情、疏离、反叛——金基德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许欢欢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基德
韩国电影
美学内涵
女性主义
-
描述:
金基德导演是韩国当代影坛上一位特立独行、极具个人特色的年轻导演,没有经过任何系统电影理论学习的他,却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保持着平均一年一部的产量,并且在国际影坛上获得了包括柏林、威尼斯等几大A类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在欧洲赢得了广泛声誉。其拍摄的影片剧本均来源于自创,习惯走自编自导的“作者型电影”创作道路,其作品酷爱表现性、暴力、死亡,将情欲与悲剧富于张力地揉搓在一起,常常带有“残酷、边缘、暴力、反思、克制”等鲜明特征,可以说,金基德以其影片主题的暴力、残忍和影像风格的绝对个性化在韩国和世界影坛上占据一席之
-
中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探源
-
作者:
马珏玶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自从八十年代在中国兴起后,国内学者做了大量具体而扎实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多集中于现当代的文本研究,相形之下,古代文学方面就相对薄弱得多,而且多集中于诗词方面。就古代小说领域而言,研究者多对某一时期或某一作品进行阐释,至于对小说文本女性形象问题目... >> 详细
-
《希伯来圣经》和拉比文献中妇女观的比较研究
-
作者:
陈艳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希伯来圣经
拉比文献
犹太妇女
女性主义
-
描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犹太女性主义思想兴起并发展。女性主义学者对犹太传统进行批判,认为在这个宗教传统中,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统领着政治、社会和宗教生活;女性则是男权社会的附属品,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在
-
女性主义视角下女硕士毕业主观就业障碍和介入策略研究
-
作者:
刘新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观就业障碍
女硕士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硕士就业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在就业的过程中,因为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女硕士就业状况不理想。而针对女硕士的就业服务方面的介入,传统的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中心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女性主义是
-
山田詠美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以恋爱·性爱小说为中心
-
作者:
张洁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恋爱性爱小说
后现代主义
恋爱家庭观
女性主义
-
描述:
1985年,山田詠美(1959-)因其处女作《床上的眼睛》获第22届文艺奖而跻身文坛,现已成为日本现代文坛上最受青睐的女作家之一,迄今已出版小说100余部,随笔、对谈集等40余部。1987年到2005年间,先后凭借《只有恋人听得到的灵魂乐》、《风葬的教室》、《垃圾》、《野兽逻辑》、《A2Z》、《风味绝佳》等作品摘得第97届直木奖、第17届平林泰子文学奖、第30届女流文学奖、第24届泉镜花文学奖、第52届读卖文学奖、第41届谷崎润一郎奖等多项文学大奖,至今仍然活跃在文学创作以及评论界。加之,本人行事风格大胆
-
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迪斯尼动画花木兰女性主义形象解读
-
作者:
王树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木兰
文化冲突与融合
女性主义
-
描述:
了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花木兰形象,引起了一些中国学者对迪斯尼花木兰的解读。迪斯尼的电影《木兰》将中国的文化和美国的文化
-
伍尔夫作品中“房中天使”意象的女性主义分析
-
作者:
何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房中天使”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鼻祖和英国现代散文大师,国内外学者对伍尔夫的研究一度集中于她的文学成就,而对她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强烈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她作为女性主义先驱地位的认识都远远不足。而其
-
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性别的声音
-
作者:
边玉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声音
女性主义
性别
-
描述:
艾米莉·迪金森(1830-1886)在世界诗坛已饮誉30余年之久。她毕生创作了1775首诗歌。她的文学天赋就在于她虽然生活在自己的那个时代,但是她却能够预测思想动态与诗歌主题。她被公认为美国现代诗歌创始人之一。她是一位前现代主义诗人,更是一位有勇气与叛逆精神的女性。她所独创的那种支离破碎、多元和意象主义的特征近来被界定为现代主义诗略。她隐晦的诗风、模棱两可的标点和大小写,变化的谴辞以及诗作的多版本性导致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解读。读者为之迷惑,为之惊叹,为之欣喜。这些相左的解读吸引了各国学者的目光,包括中国。
-
犹太女性主义的性别与上帝观(Gender and God)
-
作者:
张晓宁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帝
女性主义
性别
-
描述:
遵循或违背父系社会规范的典型出现的。就是当代轰轰烈烈的女权、女性主义(Feminism)运动也无法脱离这一命运。这并不代表女人像男人的一根肋骨一样,怎么样也摆脱不了男性的桎梏,而是女性勇于正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