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论六六创作的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熊枫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女性形象   发展方向   女性主义  
描述: 《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宝贝》都是热播的电视剧作品,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受到了广大观众及社会媒体的热议。但学术界对剧中女性形象的分析研究却是少之又少。本论文从女性主义出发,研究分析六六四部家庭伦理
女性主义批评视阈下的劳伦斯及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黄苓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观念   劳伦斯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一位出身于工人阶级家庭的文学大师,劳伦斯深刻体会到工业革命带给自然的破坏,以及视人为机器,物化人类,扼杀生命力的危险,因此从第一部作品起,他便提出鲜明的反工业化主张,歌颂纯净的自然和生命力,鼓励人类情感的自由发展,着意于性本能和无意识的发掘,弘扬真诚的两性关系,把现代社会重获生机的希望寄托于自然力量,尤其是性本能活力的复苏。 在劳伦斯的文学作品中描写两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性本能的多层次描写仅仅是劳伦斯创作的一个手段,其真正意图是通过对两性关系的描写呼唤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通
狄更斯的女性观与他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吴彬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文化   女性观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多年来剖析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文化心态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但是这种研究批评往往是片面的,而从社会背景,性格特征和价值判断等几个方面论述分析作家的女性观念更能全面地体现作家
父权制下奥斯丁小说的中老年女性角色研究
作者: 饶丽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中老年女性   简·奥斯丁   女性主义  
描述: 研究对象,探讨父权制下女性地位低下的根源,深入分析父权制在性别角色、婚姻选择、教育权以及财产权方面对女性的歧视以及奥斯丁作为女性主义作家在女性意识方面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奥斯丁通过对中老年女性的形象塑造
严歌苓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
作者: 宋丹丹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改编   严歌苓   电视剧   女性主义  
描述: 从法国电影艺术家对小说改编的执着到中国电视剧对优质文学作品的热衷,根据小说改编影视剧由来已久。如今,经典的现当代小说与电视剧的共谋发展浇灌着千家万户的方寸荧屏。然而小说与电视剧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当文本语言转换成视听语言时,审美机制和表达效果会发生相应的转变,在艺术表现方式和表达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同以叙事为基点,它们也拥有相同之处。著名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作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与影视结下不解之缘。针对严歌苓小说火爆荧屏这一现象,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分析严歌苓小说与改编成电视剧之间的通约性与不可
卡夫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李晓娟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传性   现代心理学   卡夫卡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他生前默默无闻,身后却获得世界性的声誉。他创作的《变形记》、《诉讼》、《城堡》等作品被视为二十世纪的经典之作。卡夫卡以其作品的多义性著称,歌德在评价莎士比亚时留下一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评语如果用在卡夫卡身上一样是适用的。卡夫卡的作品内涵丰富、深刻、复杂而深奥,所有这些特点又反射出作者性格的矛盾性和人格的多重性。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卡夫卡进行研究,形成经久不衰的“卡夫卡热”,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
试论《钢琴教师》的女性抒写
作者: 杨轶婷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钢琴教师   矛盾体   性别认同   女性主义   女性反叛  
描述: 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小说《钢琴教师》完成了一种独特的女性形象塑造。女主人公作为天使与魔鬼融合的矛盾体,拥有各种非常态的行为和心态。在男性缺失或者干脆是性别缺失语境中,女性不是作为与男性对立的第二性,而是作为唯一存在的性别而生活着。然而,父亲在家庭中被“放逐”却并不意味父权在家庭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缺席”。父权仍“在场”。父权制文化规范不但以母权的方式得以承袭与延续,而且还因为家庭性别文化中的缺乏“他者”、“他性”而导致父权化的母权以一种更加扭曲、变形的方式得以聚焦与放大,从而使得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
从徘徊到颠覆的转变
作者: 易春华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吉拉·卡特   颠覆   徘徊   乔治·爱略特   女性主义  
描述: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女性主义观独具特色。本文着力于分析她在其最后一部小说《聪明的孩子》中所体现出的颠覆性的女性主义观,与之相对比的是乔治·爱略特在《弗
新女性与完美女性:《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曾妍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完美女性   超越   弗吉尼亚·伍尔夫   新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以其文中所体现的先进观念独树一帜。一方面,她向文学界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小说风格。她的意识流小说在世纪之交的世界文学吹起一股清新之风,并为后来的作家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另一方面,她极度关注女性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表达其女性观。在她的作品中,伍尔夫深入挖掘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并试图通过作品引起人们的共鸣来达到改善女性生活状况的目的。《到灯塔去》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国内外研究女性文学学者的热点话题。众所周知,在伍尔夫的小说中,《到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