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44 条
-
反抗抑或投降
-
作者:
刘慧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位
认同
女性主义
抗争
-
描述:
谭恩美在1991年推出她的第二部小说《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 Wife)评论称其为“谭的第二次胜利”,“他甚至超过了生气勃勃,感人肺腑的《喜福会》。”小说《灶神之妻》依旧围绕着母女关系展开,但谭恩美这次将重心转向了母亲这一角色,用了更多的笔墨描写了母亲在旧中国的不幸遭遇,通过讲述蒋薇丽的故事,谭恩美对中国文化加以挖掘和批判。在旧中国,妇女无时无刻不受父权制的压迫,她们长期受封建礼教和儒家思想的束缚。因此从出生之日起,女性的性别角色就已经被强制性地规定了,那就是一辈子从属于男人,听命
-
男性叙事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冀明俊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叙事
余华小说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作为当代文坛极具创作力的作家,余华在小说中的精神探索力度和创作风格的变化都令人关注。笔者在研读余华作品时发现,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女性人物在余华笔下总是处于被忽略、被弱化的状态,而这一点在众多余华及余华小说评论中又是一个盲点。本论题尝试把关注的焦点对准余华小说的女性人物,揭示这样的人物处理方式和叙述风格背后的隐因。首先归纳出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类型,从中得出这些女性人物的共同性格特征是顺从依附性,在文本中呈现出扁平化、边缘化状态。然后从作品论转向作家论,探讨余华对女性的审视角度及文化心态,清算了余华的
-
颠覆男权制:对《克兰福德镇》和《露丝》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夏方毅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国文学
英国小说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对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进行了分析。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分析作者对女性人物的刻画。这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在困境中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谋生,做到自立,因而逐渐成为意志坚强的女人
-
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叙事文本中的女性声音——评析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作品中的女性群像
-
作者:
罗晓梅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文本
女性群像
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
女性主义
-
描述:
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奥地利女作家。她因作品中大胆的性描写和激烈的政治批判性而受到严厉的批评,但同时又获得了许多文学奖项,这恰好有力地说明了耶利内克本人及其作品的深度性。她一直很关注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大部分作品都以女性为主题,揭露女性受到的种种压迫,展示女性,各式各样的悲剧。 本论文选取耶利内克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探讨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以及女性的思想与生存状态,分析三部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阐释女作家关于女性问题思考的变化。《逐爱的女人》是从资本主义
-
变换的视角,不变的关注: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女性主义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
-
作者:
单文婧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叙事视角
女性主义
短篇小说
-
描述:
更高处之路,也让他人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因此批评家对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很多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她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创新的叙事策略尤其受到关注。在曼氏众多的现代主义叙事技巧中,多变的视角是她重要
-
城市住区空间营造的女性研究
-
作者:
黄翊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
女性研究
城市住区
女性主义
-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包括城市空间研究和规划建设在内的众多西方学术领域均受到女性主义的冲击,女性的需求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女性主义为城市空间的研究和规划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城市空间的女性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区家政服务女性研究
-
作者:
姜夏烨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意识
社区服务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失业的痛苦经历,或者是来自农村,在城市的就业大潮中苦苦挣扎。她们有其弱势的一面,这一弱势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则表现为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挤压、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和性别化的职业塑造、双重角色给她们带来
-
现代知识女性的价值困惑与社会性别
-
作者:
杜振利
来源: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和谐社会
知识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现代女性对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女性的人生 态度和价值取向。中国女性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是在历史比较中逐步形成的。作为 现代女性的代表,知识女性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选择上,由于同时兼顾多种 价值要求,常常会感到困惑。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传统的“男强女弱”价值观的影响。具体指功能上的 “男外女内”,地位上的“男主女从”,价值上的“男强女弱”等等。在这种观念 作用下,女性基本是“围着锅台转”,承担着生儿育女的家庭职责。即使是在近代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女性的就业率也极为低下。另一方
-
跨越樊篱的对话——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中的跨种族婚姻
-
作者:
许旭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跨种族婚姻
多元文化
自我身份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三部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中的跨种族婚姻主题进行分析。它们是伊迪丝•伊顿(笔名“水仙花”)的《一个嫁给中国人的白人女性的故事》(1912)、庄华的《逾越》(1968
-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的反叛与超越
-
作者:
史伟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
反叛与超越
女性主义
-
描述:
伴随着上个世纪末以来对西方女性主义理念的引进,女性文学在九十年代的中国大陆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女性写作的独特性就表现在它鲜明的女性立场,尤其是“私人化”的写作策略,显示了很强的性别意识,强烈地震
<
1
2
3
...
6
7
8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