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975 条
-
饥饿女儿们的追寻
-
作者:
刘芹利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身份
食物
心理分析
女性亚文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黄玉雪(1922-2006),汤亭亭(1940-)以及谭恩美(1952-)是美国华裔文学界最具影响,最知名的三位女作家。其中黄玉雪1945年发表的《华女阿五》最早获得美国主流的认同。这本书被认为是亚裔美国文学早期的经典作品,至今从未绝版。深受黄玉雪的鼓舞,汤亭亭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同时也是她最著名的作品《女勇士》(1976),并荣获了美国国家图书批评界非小说奖。她的重要作品还包括《中国佬》(1980),《孙行者》(1989)等。虽然汤亭亭的作品招致了一些猛烈的批评,但是她那令人震撼的文字大大充实与丰富了当代美
-
论柳如是诗词中女性魅力的美学价值
-
作者:
贺超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如是
女性意识
精神内涵
女性美学
女性主义
女性魅力
-
描述:
柳如是,一个不应被人忽略的女诗人,她的诗作不仅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上颇包盛誉,而且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文一反传统对柳如是传奇身世的过分关注,而以柳如是诗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些观点和视角和如是诗词独特的艺术价值.?
-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
作者:
王建香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价值
女性主义诗学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
描述:
的女
性观。这一基本主张是她的文学创作和女性主义诗学思想的基础。在
具备必要的写作条件,建构女性自己的诗学传统,表现独特的女性价
值观念和形成双性同体的创造性头脑等方面
-
库切小说与女性主义
-
作者:
王金阳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女性视角
超小说
后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
父权统治
女权主义
文学评论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他智性的诚实消融了一切自欺欺人的基础,区别于那些庸俗华丽的悲天悯人和忏悔自责的作品。"(1)库切
-
《威尼斯商人》中女主人公鲍西娅性格的双重解读
-
作者:
王成霞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女性思想
自我意识
资产阶级社会
女性人物形象
女权主义
巴萨尼
女性主义
鲍西娅
男权主义
-
描述:
在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相对成功地塑造出鲍西娅这一女性人物形象。这个被视为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人文主义理想化身的女性人物鲍西娅,是一位拥有自我意识的新女性。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看
-
从女性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
-
作者:
段瑞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定阶级
女性视角
爱米丽
悲剧人生
南方传统
威廉·福克纳
多里斯
格里尔
女性主义
男权主义
-
描述: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深刻地刻画出了一名充满着悲剧色彩的女性人物。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追寻致使其悲剧人生产生的根源,可以看出男权主义和特定阶级的控制与压迫则是其悲剧命运产生
-
《名利场》的女性主义探析
-
作者:
刘海杰
殷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劳莱
波伏娃
人生定位
性的自由
现实主义作家
梅克
《名利场》
萨克雷
女性主义
男权主义
-
描述:
19世纪的欧洲,女权主义开始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反抗男权主义的束缚与压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与地位,争取属于自身的女性权利。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作为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十分关注女性的心理与经历,支持女性的独立与权利的争取。《名利场》作为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刻画的女性人物贝姬通过自己坚定的意志以及不懈的努力,
-
黎紫书论:男女爱欲、父爱匮乏及细碎多变
-
作者:
许文荣
来源:
东吴学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型小说
小说创作
黎紫书
长篇小说
弗洛伊德
无意识
男人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爱欲
-
描述:
黎紫书以热带的忧郁笔触、怀旧的沧桑、对人性暗角的挖掘、精致细腻的笔功在华文文坛崛起。以她并不太丰盈的创作量,与她在马华文坛很高的知名度比对,甚至有论者如黄锦树称之为"奇迹"。①她至今只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二〇一〇)以及三部短篇小说集《天国之门》(一九九九)、《山瘟》(二〇〇一)及《野菩萨》(二〇一〇)。此外,还有几部"锻炼自己、洗脱匠气"②的微型小说集与散文集。无论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华文文学界,她若没有真正的实力,难有一席之地,更甭说成名了。
-
是死亡也是重生:解读《觉醒》女主人公埃德娜的死亡
-
作者:
王姝迪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现代作家
觉醒
解读
死亡
作品
埃德娜
凯特·肖邦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凯特·肖邦(Kate Chopin)的《觉醒》发表于1899年。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遭受到了很多批评,早期的一些评论家认为作品的名字"觉醒"简直就是讽刺,并且谴责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个不可救赎的、不道德的怪物。可是后来的一些现代作家确把它视为珍宝,它成为女性主义作品的先锋。
-
拜厄特小说《占有》中绘画艺术魅力的体现
-
作者:
李美月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当代英国
浪漫主义色彩
布克奖
女权主义思想
拜厄特
当代女性
女权意识
女性主义
女权思想
-
描述:
1990年,A·S·拜厄特发表的小说《占有》是她目前最成功的著作,荣获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拜厄特也被评为当代英国文坛最受欢迎的著名女性作家之一。作为当代女性作家,拜厄特理所当然关注女性主义
<
1
2
3
...
76
77
78
...
96
97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