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现代社会中的女性主义文学特点浅析
-
作者:
李晓萱
来源: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女性主义文学
特点
-
描述:
通过对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发展变化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走向的分析考察,阐述了对女性主义文学现状的看法。
-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对男权文化的解构
-
作者:
罗双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男权文化
女性主义文学
-
描述:
对于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真正从男权制与男权文化角度解读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成果还不多。本文分五个部分来论述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绪论重点论述女性主义文学与男权制,其中区分了女性主义、女性文学及女性主义文学三者的概念,并探析了男权制及男权文化。同时划分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及其与男权文化的关系。第一章具体论述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自由女性主义文学的启蒙性特点,并指明这实际上是人的觉醒前提下的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全力去追求男女平等,两性和平相处,忽视了男权制文化,仍然在
-
埃莱娜·西苏的“躯体写作”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影响
-
作者:
师卓
来源:
美中外语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苏
女性主义文学
躯体写作
埃莱娜·
和谐
-
描述:
“躯体写作”是由法国女作家埃莱娜·西苏提出的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女性作品中有着独特审美价值。但近年来,在中国,许多人把女性“躯体写作”当作一道欲望化“风景”的商业动机,与开始提出这种主张的女性主义者的本意有很大的距离。本文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谈起,并以两位华人女诗人的作品为例,分析“躯体写作”的概念,其目的是希望读者能正确理解中国女性文学的“躯体写作”。
-
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兴起的文化语境
-
作者:
孙科
姜建红
来源: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文化语境
多元化
个人化
日常生活
-
描述:
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关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的热流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和审美形态是女性主义得以繁荣的根本原因;关注日常生活和个人生存状态是60后女性作家写作的基本内容;60后女性作家的成长背景和经历也为女性文学兴起提供一种可能性。
-
是女性主义创作吗
-
作者:
杨春雪
朱丹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迟子建小说
女权主义者
女性主义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书写
女性形象
作家创作
-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思想资源、理论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女性主义创作和批评的横向移植。在中国,由于缺乏女性主义创作和批评产生的土壤,女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当然会受到中国特色的文学环境和作家独特的创作心态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它也确实成了中国当代文坛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很多女性作家创作表露出来的观念、思想、艺术风格和话语意识都已经构成了世界女性主义的一个独特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女性作家的创作就更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迟子建的文学创作也被纳入了这个批评视野,但具体考察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和特点,考察迟子
-
二十世纪台湾女性文学创作边缘视野观
-
作者:
彭燕彬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台湾文坛
女性作家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文学
文学创作
知识女性
二十世纪
台湾女性文学
台湾社会
-
描述:
一二十世纪中叶,以女性作家特有的同情、爱、坚忍、与包容的品性来着重反映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苦闷、哀怨、彷徨、抗争,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富有特色的女性文学已逐渐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