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克兰福德镇》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研究
作者: 陆丹路   来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兰福德镇   集体型叙述声音   女性主义叙事   个人型叙述声音  
描述: 小说《克兰福德镇》建构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女性社区,主要通过穿梭于克兰福德镇内外的叙述者玛丽·史密斯的视角建构故事,同时也穿插着其他主要女性人物的叙述声音。除了个人型叙述声音的使用,小说还以单言叙事、轮言叙事和共言叙事实现了集体型叙述。个人型叙述声音与集体型叙述声音共同实现了叙述声音自我性和群体性的交融,确立了女性叙事权威。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叙事声音的建构
作者: 张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建构   女性主义叙事   叙述声音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共出版了十部小说和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她于1988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奠定了黑人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同时标志着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她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发表于1969年,从那时起莫里森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这部作品以黑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开始,展现出莫里森对黑人女性生活的关注。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构建了两种叙事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和个人型叙述声音。通过这两种叙事声音莫里森向读者展示了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压迫与她的女性主义思想。
发出女性的“声音”——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
作者: 陈静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叙事   《一间自己的屋子》   声音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个少有的自觉为女性而写作的作家。她将叙事革新和女性主义思想揉和在创作实践中,建构起突破性的女性主义叙事形态。其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即为发出“女性的声音”。为了发出这个声音,伍尔夫作了极大努力:挑战男性中心主义的叙事权威氛围;从发掘女性文学传统中获得动力;诉求女性叙事自由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
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社会性别和女性主义叙事—再论合作原则
作者: 李妍慧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社会性别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女性主义叙事   艾丽丝·门罗  
描述: 本文主要以艾丽丝·门罗的长篇小说《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为研究对象文本,研究门罗小说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建构以及门罗所采用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对男性话语霸权的颠覆。通过分析门罗笔下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下的生存境况,来揭示女性的社会性别身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父权制社会制度和父权话语的产物。门罗在其创作中采用的一系列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与埃伦娜·西苏所提倡的“女性书写”有相契合之处:门罗通过展现女主人公——黛尔的精神顿悟来探索女性流动而真实的心理体验,颠覆了受男性话语霸权压迫的传统的女性经验的表征;通过赋予其笔下女性人物异
女性文学“新视界”:徐坤小说创作新论
作者: 黄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   女性主义诗学   女性文学   徐坤   性别  
描述: 本论文以徐坤小说为研究对象。在观照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之后,徐坤创作的意义以及在当代女性文学发展方面的价值得以展现。徐坤创作,尤其是写女性,表达女性意识的文本,不同于此前执着反对男性的对立基调,转而将男性纳入关怀内容。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必须重新审视两性性别角色,打破“二元模式”,号召男女两性沟通对话,达到和谐发展,这是徐坤小说创作的当代追求。徐坤站在人性纬度,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富有启发意义的当代女性生存样态和话语模式,也可以说为当代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视界。论文利用女性主义理论,结合主题学、叙事学、现象学
< 1
Rss订阅